[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氧化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6555.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郭万生;王占考;王晋平;许振华;李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氧化 循环 装置 | ||
本专利涉及一种全自动氧化循环设备,由加热系统、移动平台和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加热系统为底部开口的高温电炉;移动平台由横向移动装置与纵向移动装置组成,纵向移动装置由试样托板、炉门、升降气缸组成,横向移动装置由移动平台、导轨、压开关组成。试样放置在试样托板后固定在炉门上,导向柱通过导向套连接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置于导轨与直线轴承之上做水平往复运动,水平移动的推力由水平气缸提供;控制系统由计算机PLA控制。工作过程中,依靠升降气缸、水平气缸、压开关、行程开关和电磁换向阀的交互作用,控制样品的升温与冷却过程,从而实现氧化循环的自动化运行,可以大大降低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装置适用于评价材料的静态抗氧化行为与循环抗氧化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氧化循环装置,属于产品的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发动机向高推重比方向发展,其涡轮前进气口温度和压力在不断提高,这对航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材料提出了严峻的要求。一方面材料需要在更高的温度下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材料需具备更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抗氧化性能是指材料(尤其是高温合金、表面抗氧化涂层)在空气环境中抵御高温氧化的行为,材料抗氧化性能优良则意味着其表面生成的氧化物质对基体材料保护起积极作用,防止了基体材料的腐蚀、变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而现阶段使用的氧化试验基本采用电阻炉加热氧化,人工取放样品的方式,操作过程中既面临高温烫伤的危险,又存在着样品掉落的不确定性,耗费时间精力,不适用于长期连续的工作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设计出了一种自动氧化循环装置,其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试验误差。试验装置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为材料高温氧化性能的测量提供了新的平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种自动氧化循环装置,该装置包括加热组件、移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加热组件是一个底部开口的高温电炉1;
移动组件由纵向移动组件和横向移动组件构成,其中,纵向移动组件包括一个炉门Ⅰ3,在炉门Ⅰ3的底部的中心连接升降气缸Ⅰ4的作动杆,在炉门Ⅰ3的底部的中心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柱Ⅰ5,导向柱Ⅰ5安装在底座6的导向套7内,炉门Ⅰ3在升降气缸Ⅰ4的作用下作垂直升降动作,炉门Ⅰ3在行程顶端封闭高温电炉1底部的开口,炉门Ⅰ3在行程下端由安装在炉门Ⅰ3底部的压块8触发安装在底座6上部的压开关9以启动横向移动组件的动作;
横向移动组件包括另一个炉门Ⅱ10,在炉门Ⅱ10上部安装有试样托板11,在试样托板11上面放置试样12,炉门Ⅱ10的下面安装在移动平台13上,炉门Ⅱ10的底部的中心连接另一个升降气缸Ⅱ14的作动杆,且在炉门Ⅱ10的底部的中心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柱Ⅱ15,导向柱Ⅱ15安装在移动平台13的导向套Ⅱ16内,移动平台13的底部与导轨17连接,导轨17与安装在支板19上的直线轴承18连接并能够沿直线轴承18作往复的横向直线运动,支板19固定在高温电炉1的壳体2的内侧上并延伸出壳体2外,在该直线运动行程的两端分别使炉门Ⅱ10位于高温电炉1底部的开口的正下方和位于高温电炉1的壳体2外,该直线运动是通过安装在支板19上的水平气缸20推动实现,该直线运动的行程控制由安装在移动平台13上的触块21和固定在支板19上的行程开关22的触发来实现。
本发明装置采用双炉门、双升降气缸和由压开关9、行程开关22组成的双行程开关的设计方案,压开关9、行程开关22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并接入水平电磁换向阀的进气端,压开关9、行程开关22又各自串联在对应的升降电磁换向阀上。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6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