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粘接动车顶板加强筋的丙烯酸酯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5633.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0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苏宇;韩胜利;张浩军;章锋;吴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2 | 分类号: | C09J4/02;C09J4/06;C09J11/08;C09J11/06;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廖程诚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酯胶 氧化剂 顶板加强筋 还原剂 质量份 动车 粘接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双酚A型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结构胶 甲基丙烯酸甲酯 有机改性膨润土 丙烯酸 过氧化苯甲酰 氯磺化聚乙烯 抗冲改性剂 三乙烯二胺 高频震动 紧密连接 石蜡 蓖麻油 高胶粉 稳定剂 粘接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粘接动车顶板加强筋的丙烯酸酯胶,涉及丙烯酸酯结构胶领域,按体积份,该丙烯酸酯胶包括1份氧化剂和7~15份还原剂;按质量份,所述氧化剂包括30~5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5~20份高胶粉,10~20份过氧化苯甲酰和1~5份蓖麻油;按质量份,所述还原剂包括20~5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20份抗冲改性剂,10~15份氯磺化聚乙烯,1~3份三乙烯二胺,0.5~1份石蜡,1~5份丙烯酸,0.3~1份稳定剂,1.2~1.6份有机改性膨润土。本发明的丙烯酸酯胶能够在高频震动状态下与粘接物紧密连接,且长期使用不发生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酯结构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粘接动车顶板加强筋的丙烯酸酯胶。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的车辆在运行时,其零部件长期处于高频震动状态,为了保证安全性,零部件的抗疲劳性能成为质量检测的关键因素,中顶板是高速动车组的顶部组装部件,其使用面积很大,需要使用大量的加强筋对中顶板进行加固,以增加中顶板的抗疲劳性能,在实际安装中,通常是实用粘胶将加强筋与中顶板固定。
但是,现有的粘胶通常是用于相对固定的环境,当处于高频震动状态时,粘胶容易发生脱离,比较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粘接动车顶板加强筋的丙烯酸酯胶,能够在高频震动状态下与粘接物紧密连接,且长期使用不发生脱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粘接动车顶板加强筋的丙烯酸酯胶,按体积份,该丙烯酸酯胶包括1份氧化剂和7~15份还原剂;
按质量份,所述氧化剂包括30~5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5~20份高胶粉,10~20份过氧化苯甲酰和1~5份蓖麻油;
按质量份,所述还原剂包括20~5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20份抗冲改性剂,10~15份氯磺化聚乙烯,1~3份三乙烯二胺,0.5~1份石蜡,1~5份丙烯酸,0.3~1份稳定剂,1.2~1.6份有机改性膨润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按体积份,该丙烯酸酯胶包括1份氧化剂和8~11份还原剂;
按质量份,所述氧化剂包括35~4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4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7~19份高胶粉,15~18份过氧化苯甲酰和2~4份蓖麻油;
按质量份,所述还原剂包括30~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3~19份抗冲改性剂,12~13份氯磺化聚乙烯,1.5~2份三乙烯二胺,0.7~0.8份石蜡,3~4份丙烯酸,0.8~1份稳定剂,1.3~1.5份有机改性膨润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按体积份,该丙烯酸酯胶包括1份氧化剂和10份还原剂;
按质量份,所述氧化剂包括5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20份高胶粉,20份过氧化苯甲酰,5份蓖麻油;
按质量份,所述还原剂包括5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抗冲改性剂,15份氯磺化聚乙烯,3份三乙烯二胺,1份石蜡,5份丙烯酸,0.5份稳定剂,1.5份有机改性膨润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抗冲改性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乙二酸-1,4-丁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石蜡选用熔点为47℃~50℃的石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稳定剂为氢醌、萘醌、苯醌、Na盐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5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