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ndorid平台的OpenCL图像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4205.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8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褚孝鹏;毛治东;赵文浩;李松梁;李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9/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0021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ndorid 平台 opencl 图像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ndorid平台的OpenCL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下人们对手机的要求一再提高。除了基本的通信要求,大多数手机已能实现其他复杂功能。此外,随着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图像与视频的传输与处理,已成为新一代移动设备的研究热点。目前关于Andorid系统的应用已经非常多了,而且有继续增长的势头,而作为一直都是热门的图像处理,其在Android系统下的表现能力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Rubin开发,主要支持手机。第一部Android智能手机发布于2008年10月。Android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如电视、数码相机、游戏机等。由于具有开放性,可以挣脱运营商的束缚,丰富的硬件选择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人们青睐。
OpenCL(全称OpenComputingLanguage,开放运算语言)是第一个面向异构系统通用目的并行编程的开放式、免费标准,也是一个统一的编程环境,便于软件开发人员为高性能计算服务器、桌面计算系统、手持设备编写高效轻便的代码,而且广泛适用于多核心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Cell类型架构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其他并行处理器,在游戏、娱乐、科研、医疗等各种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OpenCL图像处理,将OpenCL与Android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图像的处理。利用OpenCL扩展了GPU用于图形生成之外的能力,它可以实现图像和视频等的高效处理。因此本发明可以将OpenCL的开发框架应用于Android平台,探究OpenCL在GPU中关于图像方面的一些应用,实现图像的高效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基于Android平台的OpenCL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起始页面的空间设计;
步骤二:照相机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步骤三:搭建NDK环境;
步骤四:OpenCL编程;
步骤五:OpenCL在Android手机中运行的初步实践。
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运用RelativeLayout以相对方式布局,所述RelativeLayout优选为图像按钮参数、对视图进行预览的参数和显示拍照后图片参数的组合;
S2:对照相机界面显示进行设置;优选对所述图像的宽度和高度进行设置;
S3:对按钮进行设置;优选对所述按钮的宽度和高度进行设置,还包括对所述按钮的位置进行设置;
S4:对预览界面进行设置;优选对所述界面宽度、高度和位置进行设置;
S5:对照片显示界面进行设置;优选对所述照片显示界面的宽度、高度和位置进行设置。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调用Camera的open()函数打开相机;优选打开所述相机的后置摄像头,如需打开所述相机的指定摄像头,为所述函数open()传入所述指定摄像头ID;
S2:调用Camera的getParameters()函数获取拍照参数,返回一个Camera.Parameters对象;
S3:调用Camera.Parameters对象函数设置拍照参数;
S4:调用Camera的setPreviewDisplay(SurfaceHolderholder)函数设置使用哪个SurfaceView来显示取景图片,调用Camera的startPreview()函数开始预览取景;
S5:调用Camera的takePicture()函数进行拍照;
S6:调用Camera的stopPrview()结束取景预览,并调用release()函数释放资源,从而结束程序。
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修改mk文件;
S2:创建so,并由NDK自动将so和java应用一起打包成apk。
所述步骤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设备ID;优选的通过调用函数clGetDeviceIDs()来获取所述设备ID;
S2:获取上下文;优选的通过调用函数clCreateContext()来获得所述上下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