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及取向硅钢氧化镁涂层的喷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3875.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滕仁昊;王爱星;贺小国;朱玉秀;龚坚;胡志远;吕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02 | 分类号: | C23C24/02;C2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镁涂层 喷涂 取向硅钢 硅钢片 喷涂工艺 恒温恒湿机组 干燥炉 恒温恒湿环境 室内 制造 变化幅度 高温退火 冶金工艺 含水率 喷涂室 保证 生产 | ||
1.一种取向硅钢氧化镁涂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硅钢片进入干燥炉前,将硅钢片放置在喷涂室内,所述喷涂室内安装并运行有恒温恒湿机组,所述恒温恒湿机组的运行,使所述喷涂室具有适合氧化镁涂层喷涂的恒温恒湿环境,所述适合氧化镁涂层喷涂的恒温恒湿环境包括:温度≤10℃,湿度≤40%;
在所述喷涂室内完成硅钢片的氧化镁涂层的喷涂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氧化镁涂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室包括盖板及方形侧壁,所述方形侧壁的顶部开口,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方形侧壁的顶部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氧化镁涂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形侧壁包括首尾依次相连并沿竖向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
所述盖板包括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均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二侧边相对于地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侧边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侧边相对于地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一侧边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侧边搭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侧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侧边搭接在所述第三侧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侧边齐平设置,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侧边搭接在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顶板的第四侧边和所述第二顶板的第四侧边齐平设置,所述第一顶板的第四侧边和所述第二顶板的第四侧边搭接在所述第四侧板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氧化镁涂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呈V形布置或呈弧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氧化镁涂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呈V形布置,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氧化镁涂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呈弧形布置,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之间的圆心角为120°~16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氧化镁涂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侧边延伸在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一侧边延伸在所述第三侧板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外壁均沿竖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接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氧化镁涂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及所述第四侧板的内壁均设置有多个沿同一方向倾斜布置的接水槽,多个所述接水槽的槽宽从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接水槽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喷涂室内,所述接水槽的另一端低于所述接水槽的一端,所述接水槽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喷涂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38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