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880.X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何连洋;杨晓利;董玉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M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兆赓;刘奕晴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逆变器 工作 模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模块化逆变器包括N个逆变单元模块,其中,N≥2,且N为整数,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监测模块化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并且,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满足设定工作模式要求的命令;根据所述输出功率和判断结果生成用于指示所述N个逆变单元模块相应的工作模式的控制指令,并发送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模块化逆变器。通过本发明的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实现了灵活配置各个逆变单元模块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得模块化逆变器既可作为发电设备或者无功补偿设备,又可作为有功发电与无功补偿并存的兼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逆变器相比,逆变器的模块化设计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维护性、设计灵活性等特点。图1为现有技术中模块化逆变器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模块化逆变器由n个(n≥2)逆变单元模块组成。通常,现有的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是,控制采用上述拓扑结构的模块化逆变器,使其包括的n个逆变单元模块被配置为白天全部工作在有功发电模式下,晚上全部工作在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工作模式下。
由此可见,上述控制方式并不能灵活配置各个逆变单元模块的工作模式,从而无法使得模块化逆变器具备一机多用的功能,也就是说无法使得模块化逆变器既可作为发电设备或者无功补偿设备,又可作为有功发电与无功补偿并存的兼容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实现灵活配置各个逆变单元模块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得模块化逆变器既可作为发电设备或者无功补偿设备,又可作为有功发电与无功补偿并存的兼容设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所述模块化逆变器包括N个逆变单元模块,其中,N≥2,且N为整数,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监测模块化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并且,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满足设定工作模式要求的命令;根据所述输出功率和判断结果生成用于指示所述N个逆变单元模块相应的工作模式的控制指令,并发送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模块化逆变器,所述工作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有功发电、有功/无功发电、无功补偿、待机和停机,所述有功/无功发电指按照预定比例同时有功发电和无功发电。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装置,所述模块化逆变器包括N个逆变单元模块,其中,N≥2,且N为整数,所述装置包括:功率监测及命令判断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模块化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并且,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满足设定工作模式要求的命令;指令生成及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出功率和判断结果生成用于指示所述N个逆变单元模块相应的工作模式的控制指令,并发送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模块化逆变器,所述工作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有功发电、有功/无功发电、无功补偿、待机和停机,所述有功/无功发电指按照预定比例同时有功发电和无功发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对由N个逆变单元模块组成的模块化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并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满足设定工作模式要求的命令,进一步根据输出功率和判断结果生成用于指示N个逆变单元模块相应的工作模式的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指令至模块化逆变器。实现了灵活配置各个逆变单元模块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得模块化逆变器既可作为发电设备或者无功补偿设备,又可作为有功发电与无功补偿并存的兼容设备。进而使电站无需单独配置额外的设备,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模块化逆变器的拓扑结构示意图;为方便理解,图中示出了逆变单元模块、直流支路、直流母线和箱式变压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模块化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8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