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水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337.X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仇伟;段劲松;金奕;李笑男;肖勇;单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体 排水口 土体 环绕设置 排水结构 缓冲 止水 注浆 挤压作用 施工成本 施工环境 排出 无水 变形 积水 开挖 节约 施工 保证 | ||
一种止水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注浆体,环绕设置于待开挖面的外侧,所述第一注浆体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第二注浆体,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注浆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注浆体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口;非注浆体,为原始土体,设于所述第一注浆体及第二注浆体之间,用于缓冲所述第一注浆体及第二注浆体在注浆时产生的土体变形。本发明仅包括第一注浆体及第二注浆体,因而节约了浆液,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在第一注浆体及第二注浆体之间还设置有非注浆体,用于缓冲注浆时对土体的挤压作用;还设有排水口,用于及时的排出积水,保证施工环境干燥无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止水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中心城区修建隧道与地下工程,基本不具备明挖施工的条件,且明挖法前期拆改费用高,工期因前期拆改实施难度大而不可预控。在地下水较丰富且水位较高的城市中心区施工暗挖隧道,通常先采用降水施工。而在交通繁忙的路段进行施工时,由于现场不具备降水条件,导致降水无法进行,施工难以推进。
对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止水加固技术,如《富水地层浅埋暗挖止水加固技术》揭示的一种富水地层施工的止水方式,其采用导管注浆的方式进行开挖面的全断面注浆,在注浆完毕后再进行开挖面的掏挖。该种止水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止水效果,有利于施工的开展。然而,该种止水结构需采用全断面注浆的方式进行止水,这将会消耗较多的浆液,使得施工成本上涨;同时,在注浆完成且浆液凝结后,还需要进行作业面的开挖,这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成本和施工复杂性,不利于节能环保;同时,该种结构并不存在排水装置,在出现漏水情况时无法及时排除,从而无法保证施工环境的始终无水状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富水地层止水施工的施工成本较高、施工较为复杂且无法排除积水的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止水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止水排水结构包括:
第一注浆体,环绕设置于待开挖面的外侧,所述第一注浆体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
第二注浆体,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注浆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注浆体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口;
非注浆体,为原始土体,设于所述第一注浆体及第二注浆体之间,用于缓冲所述第一注浆体及第二注浆体在注浆时产生的土体变形;
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和隧道超前探测水位;
步骤二:做注浆止水试验段,用于确定注浆材料、注浆循环长度、注浆材料配比、注浆压力;
步骤三:于待开挖面四周进行钻孔、并安设注浆管;
步骤四:注浆及注浆效果检查,以形成第二注浆体;
步骤五:在第二注浆体底部开设第二排水口,并在第二排水口两侧设置阻挡堰;
步骤六:在所述第二注浆体的内侧、待开挖面的外侧进行钻孔、并安设注浆管;
步骤七:注浆及注浆效果检查,以形成第一注浆体;
步骤八:在所述第一注浆体底部开设第一排水口。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设置第一注浆体及第二注浆体,仅包括第一注浆体及第二注浆体,第二注浆体用于止水,第一注浆体用于对第二注浆体的止水性能进行加固,即可达到较好的止水效果,因而节约了浆液,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在第一注浆体及第二注浆体之间还设置有非注浆体,由于注浆会对土体产生很大的挤压作用,导致土体变形;非注浆体的设置很好的缓冲了注浆时产生的压力,减小了土体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烧油层点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式摇摆波浪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