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污泵水泵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2078.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汤志恒;马志军;张锡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姜龙;翁霞 |
地址: | 2018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泵输出 过载 水位感应器 控制模块 水泵智能 排污泵 泵控制回路 警戒水位 控制回路 热继电器 浮球 第二交流接触器 第一交流接触器 电源供电线路 高水位感应器 控制系统线路 接线端子 启泵水位 稳定电压 高水位 接地线 火线 接高 零线 元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污泵水泵智能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1)电源供电线路:为控制模块提供稳定电压,包括火线、零线和接地线;和(2)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过载回路、第二过载回路、第一泵输出回路、第二泵输出回路、起泵控制回路以及警戒水位控制回路;第一过载回路接第一热继电器,第二过载回路接第二热继电器;第一泵输出回路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第二泵输出回路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起泵控制回路接起泵水位感应器,起泵水位感应器与启泵水位浮球连接;警戒水位控制回路接高水位感应器,高水位感应器与高水位浮球连接。该控制系统还包括接线端子。本发明的排污泵水泵智能控制系统线路简单、元器件少,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排污泵水泵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控制两台排污泵的控制柜都是靠中间继电器得电带动接触器的线圈来启停排污泵,如图1、图2所示。图2中,开关SA打在自动位时,通过2个交流36V中间继电器KA1,2分别在起泵水位和警戒水位启一台泵和两台泵,当警戒水位时,KA2得电,2台水泵同时工作。当只有一个水位时两台泵为一用一备,当1#泵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中间继电器KA3得电从而带动KA5得电,使得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得电,切换到2#泵工作。相同的,如果2#泵在工作时发生故障,中间继电器KA4得电从而带动KA5得电,使得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切换到1#泵工作。这种两泵故障轮换的电路如图1所示,用到了KA3~5,3个继电器。其中KA1~5为中间继电器,HL1为电源指示灯,HL2,3为1#泵和2#泵故障指示,HL4,5为1#泵和2#泵运行指示,QF10、QF11为空气开关;KM1,KM2为交流接触器;KH1,KH2为热继电器,FU1为熔断器,SA为转换开关,SB1~4为启停按钮。目前这种控制2台排污泵的线路接线复杂,元器件数量多,人工成本高,电路容易出现故障。
因此,本领域急需开发新的排污泵水泵智能控制系统,简化线路,减少元器件,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简单、元器件少的排污泵水泵智能控制系统。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污泵水泵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1)电源供电线路:为控制模块提供稳定电压,包括火线、零线和接地线;和(2)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过载回路、第二过载回路、第一泵输出回路、第二泵输出回路、起泵控制回路以及警戒水位控制回路。
其中,所述第一过载回路接第一热继电器,所述第二过载回路接第二热继电器;
所述第一泵输出回路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所述第二泵输出回路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
所述起泵控制回路接起泵水位感应器,所述起泵水位感应器与启泵水位浮球连接;
所述警戒水位控制回路接高水位感应器,所述高水位感应器与高水位浮球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接线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过载回路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所述第二过载回路接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
所述警戒水位控制回路接第五端子和第七端子,所述起泵控制回路接第六端子和第七端子;
所述接地线接第八端子,所述零线接第九端子,所述火线接第十端子;
所述第二泵输出回路接第十一端子和第十二端子;
所述第一泵输出回路接第十三端子和第十四端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控制系统中包括一个备用端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控制系统中包括多个备用端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控制系统中设有自动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