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干眼症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294.X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董月芳;付威威;陈奭;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3/10 | 分类号: | A61B3/10;A61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干眼症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干眼症检测仪,包括:探头组件,其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像组件、照明光源、摄像模组、相机固定装置、控制板以及盖板;手柄,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探头组件的下端,所述手柄设置为可弯曲结构;便携式装置,其包括底座、头托组件、调节手杆和可调工作台组件;以及分析装置,其集成在PC机中,所述分析装置与所述探头组件通信连接,所述分析装置包括图像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检测单元和数据分析单元。本发明将探头组件小型化,将整个干眼症分析装置便携化,探头组件可作为手持式设备独立使用,占用空间更小,使用更方便、适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眼症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干眼症检测仪。
背景技术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粘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0%-15%的成年人患有干眼,日本为17%,澳大利亚为10.3%,我国的干眼患病率约在21%-33.7%,目前干眼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电子屏幕的广泛使用、环境恶化、滴眼液的滥用、隐形眼镜的配戴等原因,干眼症还将继续增多,临床医师急需一种快速、便携、非接触式、客观、定量、智能全面的干眼症分析设备辅助诊断。根据病理特性干眼主要分类两类,包括脂质缺乏型干眼(LTD)和水液缺乏型干眼(ATD)。本发明可对干眼症类做出全面分析结果,辅助医师针对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干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
目前常用的干眼症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侵入式的泪膜破裂时间检测、泪液分泌试验(如Schirmer I及II试验),裂隙灯检查及最近推出的德国OCULUS Keratograph 5M等。传统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是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出现第一个干燥斑的时间,检查结果准确性依赖于观察者的经验及染色剂对泪膜的稳定性;泪液分泌试验使用标准试纸进行泪液测量,将两条标准试纸轻轻放入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5分钟后去除试纸,放置一分钟后读取试纸刻度,根据测试值判断诊断结果,该方法也可在患者滴用表面麻醉状态下测试基础值,避免试纸本身刺激导致的泪液分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泪液分泌试验方法也是目前临床眼科常用的方法之一,成本低,但测试过程持续时间长,且侵入式的方法给患者带来一定不适感;Keratograph5M能够较全面地分析干眼症状,但该设备较大,便携性差,成本较高,普及性不好。
现有干眼检查方法经分析有以下缺点:
1、基于裂隙灯对荧光素染色后的角膜进行观察的方法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及染色剂对泪膜的稳定性,检查结果主观性强,且不稳定,检查之前需要患者滴入染色剂,给患者带来一定危害;
2、泪液分泌试验方法持续时间长,且试纸侵入给患者带来一定不适感,测试结果可能会受试纸侵入刺激产生的泪液的影响,降低准确性;
3、Keratograph 5M设备体积较大,便携性差;
4、Keratograph 5M为一体设备,不适合躺卧类病人的检查;
5、Keratograph 5M设备结构不兼容当前眼科检查设备,占用空间资源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干眼症检测仪,包括由高分辨率图像采集模块、智能光源控制模块、多功能环形光源模块组成的探头组件、干眼症综合分析软件分析模块、手柄及便携式装置,实现泪膜破裂时间统计检查、泪河高度测量,睑板腺图像采集增强及人眼脂质层分析等功能,为临床干眼症诊断提供依据,适合于临床眼科诊断其相关领域的医疗应用,同时将探头组件小型化,将整个干眼症分析装置便携化,探头组件可作为手持式设备独立使用,占用空间更小,使用更方便、适用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方位可调节组合式俯卧位体位垫
- 下一篇:手术用俯卧位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