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汗臭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8813.0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辰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辰菊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27/06;B32B27/12;B32B27/36;B32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料 竹炭纤维布层 大豆纤维 布层 涤纶布层 涤纶线 棉布层 缝合 里层 棉线 棉线缝合 形成面 面层 相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防汗臭面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汗臭面料,包括棉布层、大豆纤维布层、竹炭纤维布层和涤纶布层,所述涤纶布层与所述竹炭纤维布层通过涤纶线缝合在一起,涤纶线的间距为5~10mm,形成面层;所述棉布层与所述大豆纤维布层通过棉线缝合在一起,棉线的间距为2~5mm,形成里层;所述面层与所述里层按照所述竹炭纤维布层与所述大豆纤维布层相贴的方式缝合在一起。本发明提供的防汗臭面料,能够解决面料的汗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防汗臭面料。
背景技术
涤纶具有强度高、弹性好、保型性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异性能,其内部为实心结构,由于内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缺少亲水结构,因此吸湿性能差,在相对湿度为95%的条件下,其最高吸湿性率为0.79%。棉布的吸湿性能也不强,而且其吸湿后容易贴在身体皮肤上,产生汗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汗臭面料,解决面料的防汗臭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汗臭面料,包括棉布层、大豆纤维布层、竹炭纤维布层和涤纶布层,所述涤纶布层与所述竹炭纤维布层通过涤纶线缝合在一起,涤纶线的间距为5~10mm,形成面层;所述棉布层与所述大豆纤维布层通过棉线缝合在一起,棉线的间距为2~5mm,形成里层;所述面层与所述里层按照所述竹炭纤维布层与所述大豆纤维布层相贴的方式缝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使竹炭纤维的吸湿性、放湿性、透气性居各大纺织纤维之首。本发明的棉布层可以贴身使用,人体出汗时,汗液通过棉布层渗透到大豆纤维布层内,然后到达竹炭纤维布层,由竹炭纤维布层吸收,通过涤纶布层排放到外部,保持面料的干爽。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汗臭面料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汗臭面料,包括棉布层1、大豆纤维布层2、竹炭纤维布层3和涤纶布层4,所述涤纶布层4与所述竹炭纤维布层3通过涤纶线缝合在一起,涤纶线的间距为5~10mm,形成面层;所述棉布层1与所述大豆纤维布层2通过棉线缝合在一起,棉线的间距为2~5mm,形成里层;所述面层与所述里层按照所述竹炭纤维布层3与所述大豆纤维布层2相贴的方式缝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辰菊,未经刘辰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8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过敏面料
- 下一篇:耐腐蚀的复合板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