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渡连接件、混凝土塔架、混凝土塔架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7558.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0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冬;郝华庚;丛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宋天丹;刘奕晴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连接 混凝土 建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风机塔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渡连接件、混凝土塔架、混凝土塔架建造方法,过渡连接件上下端外径不同,可以实现外径不同的直筒段之间的过渡连接,塔架搭建可以使用大量的直筒段结构,大大缩减了锥形段的数量,且不会影响塔筒的高度和稳定性;用大量直筒段代替原来的锥形段,加工难度下降,施工速度快,成本下降;混凝土塔架的直筒段与过渡连接件均由混凝土制成,整个塔架无需采用钢结构段,塔架搭建成本低,且能保证塔架的整体性能;利用本发明所述混凝土塔架的建造方法可以搭建出以直筒段为主、过渡连接件为辅的混凝土塔架,锥形段用量少,加工难度小,效率高;模具数量少,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塔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渡连接件、混凝土塔架、混凝土塔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当轮毂中心超过某一高度时,混凝土塔架比钢制塔架更具有优势。而追求高塔架是目前风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更高的轮毂中心意味着更高的发电量收益。
由于在高塔架方面的成本优势,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混凝土塔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全锥形混凝土塔筒需要不同锥度的模具对每节进行浇筑,这就需要对每节塔筒都要对应的制造模具,各段模具之间没有通用性,塔架越高,模具用量大,前期模具成本十分高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混凝土风机塔架各段均采用锥形结构,模具设计、铸造过程难度较大,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渡连接件,包括:圆台状的筒体,所述筒体的筒壁内设有沿所述筒壁的母线方向延伸的斜通道,所述斜通道贯穿所述筒体的上端面、下端面。
其中,在所述筒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和/或下端处分别设有第一环梁。
其中,所述第一环梁的端面与所述筒体的上端面或下端面齐平,且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形成第一过渡段。
其中,所述第一环梁与所述筒体的材质相同且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筒体的筒壁内还设有沿所述筒壁的周向延伸的环向通道,所述环向通道内设有预应力索。
其中,所述环向通道与斜通道相互独立。
其中,所述环向通道为多个且相互独立。
其中,所述环向通道为一个,所述环向通道呈螺旋线状沿所述筒壁延伸。
其中,所述环向通道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上部。
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混凝土塔架,包括多个直筒段,相邻两个外径不同的所述直筒段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过渡连接件连接;所述直筒段、过渡连接件均为混凝土结构。
其中,在所述直筒段的内壁上且位于其上端、下端处分别设有第二环梁;所述第二环梁的端面与所述直筒段的上端面或下端面齐平,且与所述直筒段的内壁形成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环梁与所述直筒段材质相同且为一体结构。
其中,还包括混凝土基础,最下方的所述直筒段安装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所述直筒段内设有纵向通道,预应力索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直筒段的纵向通道、多个过渡连接件的斜通道,并分别在所述混凝土基础内、及所述塔架的顶端进行紧固。
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如上所述混凝土塔架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浇筑所述直筒段、过渡连接件;
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
将预应力索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础内;
将外径最大的直筒段安装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并将预应力索从所述直筒段的纵向通道内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7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