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中药提取液喷雾干燥时粘壁的方法以及辅料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7250.3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施之琪;陈桂生;付建武;周劲松;王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36 | 分类号: | A61K47/36;A61K47/38;A61K47/04;A61K36/746;A61K36/815;A61K36/8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银凤;万志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中药 提取 喷雾干燥 时粘壁 方法 以及 辅料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中药提取液喷雾干燥时粘壁的辅料组合物以及方法。该辅料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麦芽糊精5‑30份、微粉硅胶1‑10份、微晶纤维素0‑5份。本发明的改善或避免中药提取液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粉料粘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辅料组合物加入到中药浓缩液中,再进行喷雾干燥;麦芽糊精、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的加入量分别为所述中药浓缩液烘干后总重量的5%~30%、1%~10%、0‑5%。本发明的辅料组合物以及改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含糖量较高的巴戟天、枸杞子、熟地黄等中药提取液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的粘壁问题,所得喷雾干燥粉末流动性较好、不易吸潮,可压性好,干燥的粉末干压制粒一次成型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工艺中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中药提取物喷雾干燥时粘壁的方法以及辅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制成单味制剂,是一种代替饮片用于临床调配处方使用的新剂型。
喷雾干燥具有“瞬时干燥”、“干燥产品质量好”、“干燥过程简单”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中浓缩液的干燥过程。但是,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粉料粘壁的现象,尤其是巴戟天、枸杞、熟地黄、麦冬等含糖量高、热熔性敏感的药材。
粉料粘壁是中药配方颗粒提取物喷雾干燥过程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仅造成产品的严重浪费,降低经济效能,而且当粘壁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干燥过程的中断,使得生产无法继续进行。含糖份多的中药在制成中药配方颗粒时,常规是采取大量加入辅料的方法,来克服喷雾干燥工艺过程中粘壁的问题,通常辅料加入量达到浸膏的1.5倍以上。这种大量加入辅料的方法虽然解决了工艺问题,但辅料用量大,势必会减少处方的载药量,从而导致制剂成型后的服用量过大。因此,如何克服这类中药提取液喷雾干燥过程中的粘壁问题,同时降低辅料的用量将显得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有报道用麦芽糊精和β-环糊精联用或加入轻质氧化镁的方式解决了部分中药生产中喷雾干燥粘壁的问题,但是轻质氧化镁、β-环糊精等辅料费用高,造成生产成本大,而且通过此组合的方式,仍不能改善一些粘性较大、含糖量较高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粘壁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中药提取液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粉料粘壁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粘壁问题的辅料组合物。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辅料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麦芽糊精5-30份、微粉硅胶1-10份、微晶纤维素0-5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料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麦芽糊精28-30份、微粉硅胶3-5份、微晶纤维素0-5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料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麦芽糊精5-7份、微粉硅胶8-10份、微晶纤维素4-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或避免中药提取液尤其是含糖量较高的中药提取液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粉料粘壁的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善或避免中药提取液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粉料粘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中药提取液浓缩为含固量小于50w/w%的中药浓缩液,在中药浓缩液中加入麦芽糊精和微粉硅胶的组合物,或者加入麦芽糊精、微粉硅胶和微晶纤维素的组合物,搅拌分散均匀,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所述麦芽糊精的加入量为所述中药浓缩液烘干后理论总重量的5%~30%,所述微粉硅胶的加入量为所述中药浓缩液烘干后理论总重量的1%~10%,所述微晶纤维素的加入量为所述中药浓缩液烘干后理论总重量的0-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麦芽糊精的加入量为所述中药浓缩液烘干后理论总重量的28%~30%,所述微粉硅胶的加入量为所述中药浓缩液烘干后理论总重量的3%~5%,所述微晶纤维素的加入量为所述中药浓缩液烘干后理论总重量的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7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