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6587.2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3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应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炬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6 | 分类号: | B22D17/26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9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模机构,包括机架、定模、动模和压下机构,所述定模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动模位于定模上并可沿机架上下移动,所述压下机构驱动动模相对定模移动以完成合模,还包括用于平衡动模的平衡杆系,所述平衡杆系包括左、右曲柄和左、右连杆,所述左、右曲柄对称设于动模纵向中心的两侧,所述左、右连杆对称设于纵向中心的两侧,所述左、右曲柄的上端均与机架铰接,所述左、右曲柄的下端分别与左、右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左、右连杆的下端均与动模铰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平衡杆系增强动模的平衡、稳定性;液压缸作用在平衡杆系的施力杆上使液压缸的输出力分散在动模两端,动模运行更加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合模机构是压铸机合模压铸时的一个机构,包括定模、动模和压下机构,定模固定在机架上,有直浇道与喷嘴或压室联接,动模由压下机构驱动相对定模移动,合模时,动模与定模闭合并构成型腔与浇铸系统,液体金属在高压下充满型腔。现有合模机构的压下机构一般为液压缸或气缸,液压缸作用在动模的中部,存在的问题是,在动模体积较大时,液压缸仅作用在动模中部容易出现动模运动不稳的情况,而要在动模两侧设置液压缸以增加动模稳定性则势必增加液压缸的数量,且多个液压缸需要同步运行,控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模机构,在不增加压下机构数量的情况下提高动模运行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合模机构,包括机架、定模、动模和压下机构,所述定模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动模位于定模上并可沿机架上下移动,所述压下机构驱动动模相对定模移动以完成合模,还包括用于平衡动模的平衡杆系,所述平衡杆系包括左、右曲柄和左、右连杆,所述左、右曲柄对称设于动模纵向中心的两侧,所述左、右连杆对称设于纵向中心的两侧,所述左、右曲柄的上端均与机架铰接,所述左、右曲柄的下端分别与左、右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左、右连杆的下端均与动模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下机构为位于动模纵向中心的液压缸。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连杆的相对内侧分别开有沿左、右连杆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平衡杆系还包括平行设于动模上方的施力杆,所述施力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在施力杆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T型,所述施力杆的两端具有嵌入滑槽的滑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合模机构,通过设置平衡杆系增强动模的平衡、稳定性,结构和控制较为简便;
2、本发明的合模机构,液压缸作用在平衡杆系的施力杆上,使处于动模中心位置的液压缸的输出力可以分散在动模两端,进一步增强了动模运行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合模机构的立面图(合模前);
图2为本发明一种合模机构的立面图(合模后);
图3为图1中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合模机构,包括机架1、定模2、动模3和液压缸4,定模2固定在机架1上,机架1上对应动模3两侧设有导轨,动模3在导轨内上下滑动,液压缸4位于动模3纵向中心CL上并驱动动模3相对定模2移动以完成合模,当然除了液压缸外还可以采用气缸、曲柄滑块和滚珠丝杆等作用驱动动模3移动的压下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炬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炬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6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盘压铸机械手和制动盘压铸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