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花远志茎段组培高成苗率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5727.4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菁瑛;黄颖桢;赵云青;刘保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方金芝;黄秀婷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花 远志 茎段组培高成苗率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花远志茎段组培高成苗率培育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及消毒外植体、诱导培养获得腋芽、壮苗培养获得强壮茎段、继代增殖获得组培茎段、诱根培养获得诱根处理茎段、试管外生根。它采用以带有尚未萌发腋芽的半木质化枝条,去除叶片,切取至少带1个节间茎段作为外植体,采用本发明的步骤,利于黄花远志种苗主根形成,提高种苗质量,提高远志药材的产量,且后代种苗不易出现变异,对黄花远志种苗的培育和药材生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繁殖黄花远志种苗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黄花远志茎段组培高成苗率培育方法,属于黄花远志种苗培养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花远志(Polygala fallax Hemsl.)属远志科(Polygalaceae)远志属(Polygala)植物,别名倒吊黄、黄花参、鸡仔树、观音串、假黄花远志等,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生于山谷林下水旁阴湿处。其根含有皂苷类、糖脂类、酮类等物质,干燥根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民间常用药,具有补益、强壮、祛湿、散瘀功效,临床用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黄疸、水肿、月经不调等。另外,黄花远志花序倒垂,鲜黄色,长20~30cm,花期从夏到秋长达90d以上,可作为观赏花卉植物开发利用,是一种集药用和绿化观赏为一体的珍稀、名贵植物,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急需进行规模化人工栽培,为此需要有大量的苗木供应市场,但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繁殖技术是制约黄花远志优良品种推广及规模化种植的主要障碍。
目前,黄花远志种苗的繁殖主要有种子实生繁殖、扦插育苗和组织培养;种子实生繁殖为有性繁殖,后代往往发生性状分离不能保存母株的优良性状;而且由于种子成熟期不一致、采收困难,种子休眠导致自然条件下萌发的成苗率低下,难以满足开发和生产的要求。扦插育苗属于无性繁殖,后代虽然能保持母株优良性状,但是繁殖系数低、速度慢、成苗时间长、成本高、易带病毒导致种质退化,常常受穗条数量限制无法满足生产用苗之需。已报道的组织培养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生根率低且不稳定,特别是现有技术生产的试管苗根系为须根,能形成药材的主根发根率低下,难以实现高质量黄花远志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因此急需建立具主根的黄花远志种苗快速繁殖与高成苗技术。
黄花远志组织培养的研究已见申请发明专利“一种黄花倒水莲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申请号201210147606.9)”,以及刘秀芳等发表的研究论文“黄花倒水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报道,以上文献均以带腋芽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采用不定芽增殖的途径快繁,培养过程不定芽容易出现玻璃化及不定芽基部且容易出现愈伤组织,影响种苗质量,且后代种苗易出现变异,不利于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与推广;试管苗生根培养采用诱导形成毛细须根的方式提高移栽成活率,而黄花远志药用部位是根茎,毛细须根大大影响了根茎的产量;以上文献均未涉及试管苗移栽管理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花远志茎段组培高成苗率培育方法,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可以利用尚未萌发腋芽的半木质化枝条切取的茎段这类微小器官培育成苗,可以快速选育出能保持母本原有的优良性状和纯度的黄花远志优良株系,能有效提高黄花远志的成苗率。
本方法进一步能有效降低外植体褐变、防止试管苗玻璃化及愈伤组织化的现象,进一步能获得健壮且性状稳定的试管苗,实现黄花远志种苗的快速繁殖,为其规模化生产应用奠定基础。这对黄花远志的工厂化育苗、优良品种或品系的繁育推广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黄花远志茎段组培高成苗率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及消毒外植体:采集黄花远志的带有尚未萌发腋芽的半木质化枝条,去除叶片,切取至少带1个节间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对其进行消毒;
(2)诱导培养获得腋芽:切去上述经消毒的无菌外植体的与消毒剂接触的两端部,留下具至少1个节间的茎段,接着将茎段的形态学下端斜插于诱导腋芽萌发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腋芽诱导培养15-20天,
腋芽诱导培养条件为:温度20±2℃、无光照的黑暗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5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