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级DCS现场控制站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5078.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付磊;胡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层 控制器模块 模块通信 总线 维护管理模块 点对点通信 多节点通信 现场控制站 安全级 控制站 通信 百兆以太网接口 核电站控制 安全显示 工程师站 网关 独立性 采集 输出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级DCS现场控制站。控制器模块通过L‑BUS总线与I/O模块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采集与输出,L‑BUS总线物理层为RS‑485;控制器模块通过C‑BUS总线与点对点通信模块通信,实现与其他控制站的点对点通信,C‑BUS总线物理层为M‑LVDS;控制器模块通过R‑BUS总线与多节点通信模块通信,实现与网关站或安全显示站的多节点通信,R‑BUS总线物理层为M‑LVDS;维护管理模块通过M‑NET接口与工程师站通信,M‑NET物理层为百兆以太网接口,维护管理模块通过M‑BUS总线与控制站内其他模块通信,M‑BUS物理层为RS‑485。控制器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采用了物理层完全独立的总线进行通信,系统中任何一组总线的故障不影响其他总线,保证通信的独立性,避免了故障的蔓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级DCS现场控制站。
背景技术
安全级DCS控制站是数字化核安全级仪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常包括控制器、通信模块及I/O模块等。控制器通过通信网络与其他模块通信,实现数据采集与输出以及控制站对外的通信接口。传统的数字化核安全级仪控系统多采用一组冗余通信网络完成数据通信,控制器、通信模块及I/O模块通过同一组总线进行通信,影响了数据传输速率,同时,系统的I/O数据信息及诊断信息通过同一组总线传输,对通信数据的安全性也是一个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级DCS现场控制站,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级DCS现场控制站,包括控制器模块、维护管理模块、点对点通信模块、多节点通信模块、I/O模块;控制器模块通过L-BUS总线与I/O模块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采集与输出,L-BUS总线物理层为RS-485,为冗余设计;控制器模块通过C-BUS总线与点对点通信模块通信,实现与其他控制站的点对点通信,C-BUS总线物理层为M-LVDS,为冗余设计;控制器模块通过R-BUS总线与多节点通信模块通信,实现与网关站或安全显示站的多节点通信,R-BUS总线物理层为M-LVDS,为冗余设计;维护管理模块通过M-NET接口与工程师站通信,M-NET物理层为百兆以太网接口,维护管理模块通过M-BUS总线与控制站内其他模块通信,M-BUS物理层为RS-485。
所述的控制器模块中的控制器可配置为冗余或单机模式,配置为冗余模式时,控制器之间通过S-LINK接口实现冗余同步通信,S-LINK物理层为M-VDS,为冗余设计。
所述的维护管理模块实现工程师站对控制站内各个模块的监视、维护及下装功能,在运行模式下,维护管理模块通过硬逻辑禁止M-NET接口的数据接收功能,保证控制站安全功能的执行不受影响。
所述的点对点通信模块实现对其他控制站的点对点通信,具备6路光纤通信接口C-LINK,每路光纤接口可独立配置为发送或接收。
所述的多节点通信模块实现与网关站或安全显示站的多节点通信,具备2路R-NET接口,物理层为千兆以太网。
所述的I/O模块包括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
所述的模拟量输入模块采集现场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然后进行信号的滤波、调理及转换,通过冗余L-BUS总线发送至控制器模块。
所述的模拟量输出模块通过L-BUS总线接收数据,然后进行转换,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至现场设备。
所述的数字量输入模块采集现场的电平或触点信号,通过冗余L-BUS总线发送至控制器模块。
所述的数字量输出模块功能为通过L-BUS总线接收数据,输出电平信号或触点信号至现场设备。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5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构的生产过程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全级多总线协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