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电量指数对比与分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4527.7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东;赵明;汪晖;周猷传;郑新;王源培;王义;陶欣;林琳;王新宇;姜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电量 指数 对比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户电量指数对比与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建设并建成了营销业务管理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业务管理系统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档案、计量台帐、用户抄录电量和指数等数据,其中用户档案数据相对完整与准确,而用户抄录电量由于存在人为干预,无法保证完全可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包含了用户档案、计量台帐、自动采集电量指数与负荷等数据信息,随着采集终端安装和调试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类自动采集数据系统也不断完善。
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基本台帐初始化时来源于营销业务系统,所以理论上两套系统中用户台帐一致,但两套独立建设的异构系统间并没有实现实时的完整的互通互联,所以系统间也存在很多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如用户电量指数数据,这就将无形中形成了营销管理的漏洞。通过营销业务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间的用户电量指数对比与分析,可以帮助营销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采集系统的采集质量问题以及营销系统中抄表质量问题和两套系统间台账维护质量问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用户电量指数对比与分析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户电量指数对比与分析的方法,能够保障用电信息采集指数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户电量指数对比与分析的方法,包括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ETL技术每日定时获取营销业务管理系统中用户档案、发行电量和抄表指数相关数据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用户计量台账、自动采集电量指数相关数据;
(2)建立采集数据柔性适应规则,利用历史采集数据和线性修正的方法对缺采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
(3)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基于用电时间、抄表管理和供用电设备拓扑多维度的用户用电数据、台帐数据对比结果的分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采集数据柔性适应规则为在抄录电量指数和采集电量指数时间同步、户号和表计编号唯一匹配的情况下,进行营销业务管理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间的电量与指数差值分析和差率计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建立柔性适应规则和线性修正的方法,保障了采集指数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使得系统间的电量与指数对比有了较为完善的数据基础;通过开展两系统之间相同对象同一时间电量指数对比和多维度分析能将数据问题快速定位到抄表班、抄表员和抄表本或者将问题定位到某个供电设备下,及时发现采集系统的采集质量问题、营销系统中抄表质量问题和两套系统间台帐维护质量问题,为用电采集验收和考核抄表员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既保障了用户电量指数对比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又能快捷定位到问题点和处理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户电量指数对比与分析的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用户电量指数对比与分析的方法,包括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ETL技术每日定时获取营销业务管理系统中用户档案、发行电量和抄表指数相关数据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用户计量台账、自动采集电量指数相关数据为对比与分析奠定数据基础;
(2)建立采集数据柔性适应规则,利用历史采集数据和线性修正的方法对缺采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保障采集指数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中,采集数据柔性适应规则为在抄录电量指数和采集电量指数时间同步、户号和表计编号唯一匹配的情况下,进行营销业务管理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间的电量与指数差值分析和差率计算。通过户号和表计编号唯一匹配,验证了两系统间表计资产号等重要属性的一致性;
(3)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基于用电时间、抄表管理和供用电设备拓扑多维度的用户用电数据、台帐数据对比结果的分析,实现分析数据的逐层下钻,保障数据的可追溯性,从而及时发现采集系统的采集质量问题、营销系统中抄表质量问题和两套系统间台帐维护质量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4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