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污水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4206.7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盖忠辉;蒋立民;赵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吉纳森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161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反应区 含油污水 生物强化处理 溶气气浮 气浮区 去除 溶气释放器 微生物填料 下部集水管 处理单元 回收水池 有效解决 装置设计 沉降 布水管 出油管 储油罐 功能区 混合水 进水口 排泥管 乳化油 收油槽 中心筒 污泥 浮油 破乳 曝气 溶气 入站 自流 微生物 原油 污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水生物强化处理装置,装置设计成罐式,分为溶气气浮区和微生物反应区两个功能区。溶气气浮区位于罐的中心筒。包括进水口、布水管、溶气释放器。气浮区作用是将污水中大部分浮油通过溶气混合水去除。微生物反应区包括微生物填料区域、曝气部分。作用是气浮区中上部的通道由上而下进入微生物反应区,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化油被破乳后分离去除,处理后水经下部集水管收集后自流进入下游处理单元;收集的原油由收油槽经出油管进入储油罐;污泥经排泥管定期排入站内回收水池。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复杂含油污水沉降时间变长,处理能力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水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三次采油开发的力度加大,高浓度、三元复合驱等开发模式使得目前原水水质成分复杂而难以处理,水驱含聚浓度越来越高,这一原水水质的变化给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1、沉降时间延长,规模扩大:三次采油开发的采出水中含有聚合物、表活剂等化学物质后,水相粘度增加,油水乳化严重,导致油水分离时间延长。目前污水站设计时污水沉降时间由水驱的6小时增加到三元复合驱的18小时,沉降时间的延长直接导致污水站沉降罐体积增加,占地面积加大。2、滤速下降,滤罐数量增加:含油污水处理的过滤罐滤速设计参数,在经历了从水驱到聚驱原水水质不断的变化后,从早期纯水驱的(16/8)m/h,到九十年代后期原水逐步见聚后调整为(12/8)m/h,2005年为更好的保证水质,减少对地层的伤害,滤速再次调整为(10/6)m/h,2008年考虑到原水中见聚浓度可能达到350 mg/L,为保障出水水质,设计滤速再次降低为(8/4)m/h,到2009年由于滤速降低带来的占地大、工程投资高等问题,设计滤罐恢复到(12/8)m/h,但建设规模考虑20%的富余水量,三次采油的三元污水站及高浓度污水站的设计滤速为(7/5)m/h。设计滤速的降低导致污水站内滤罐数量增加,占地大、投资高,同时运行费用高。
为了应对水质变差的情况,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技术工艺,解决沉降时间变长,过滤速度变慢,处理能力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沉降罐的结构便于老站改造,本装置设计成罐式,分为溶气气浮区和微生物反应区两个功能区。溶气气浮区位于罐的中心筒。包括进水口、布水管、溶气释放器。气浮区作用是将污水中大部分浮油通过溶气混合水去除。微生物反应区包括微生物填料区域、曝气部分。作用是气浮区中上部的通道由上而下进入生物反应区,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化油被破乳后分离去除,处理后水经下部集水管收集后自流进入下游处理单元;收集的原油由收油槽经出油管进入储油罐;污泥经排泥管定期排入站内回收水池。
附图说明
附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水布水管3、溶气释放口4、收油槽5、出水调节水箱6、旋切式曝气头7、斜板沉降箱8、出水集水口9、集泥槽10、观察口11、透光口12、防爆排气口13、溶气泵进水管14、溢流管15、出水排气口16、出水中心柱 17、伴热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吉纳森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吉纳森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42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