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诊断类医疗器械自动校验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4099.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第一健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40 | 分类号: | G16H40/4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子信息技术 诊断 医疗器械 自动 校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诊断类医疗器械自动校验系统及方法,包括生化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生化数据采集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批号信息采集系统和电源稳定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源稳定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校验信息获取系统可以根据生化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人体生化因子数据计算得出校验信息,再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校验信息和批号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产品的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再利用无线收发模块、云服务器和宽带网传递给检测人员的移动终端,该系统操作简单,便于校验诊断类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诊断类医疗器械自动校验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诊断类医疗器械广泛使用在不同场合,比如医院临床,家庭护理,随身监测等。此类医疗器械的准确度对使用者而言至关重要,如果诊断测量结果不准确,会造成病情误诊,误导医生和患者,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一向对此类诊断类医疗器械进行非常严格的管控,在实际监控中,检测人员需要提前使用一种简便的校验系统对仪器或产品进行调校,从而保证测量出的结果准确有效,为此,我提出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诊断类医疗器械自动校验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诊断类医疗器械自动校验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便于检测人员校验诊断类医疗器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诊断类医疗器械自动校验系统,包括生化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生化数据采集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批号信息采集系统和电源稳定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源稳定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校验信息获取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所述校验信息获取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云服务器的输入端,所述云服务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宽带网的输入端,所述宽带网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移动终端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生化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生化反应器,所述生化反应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检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数据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变频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变频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无线传输单元和闪存单元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批号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二维码识别器,所述二维码识别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条形码识别器的输出端,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管理服务器的输入端,所述管理服务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信息保真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息保真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传输单元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校验信息获取系统包括信息接收单元,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SOC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SOC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记忆存储单元和反馈模块的输入端,所述SOC处理器双向电性连接有数学运算单元,所述数学运算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数据提取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数据提取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数据下载器的输出端,所述数据下载器是输入端电性连接有互联网的输出端,所述互联网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医学信息数据库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信息提取模块,所述信息提取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对比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总线的输入端。
优选的,该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诊断类医疗器械自动校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第一健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第一健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40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