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4080.3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5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任冬雪;梁文斌;赖世燿;陈学连;王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K5/14;C08J3/24;B29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邹飞艳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薄膜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乙烯薄膜的红外偏振光谱在720cm‑1和731cm‑1两个位置上均有特征吸收峰,用A平行(λ)表示在波长λ位置上红外偏振光平行于薄膜纵向方向的红外吸收度,用A垂直(λ)表示在波长λ位置上红外偏振光垂直于薄膜纵向方向的红外吸收度,Dλ=A平行(λ)/A垂直(λ),E=A平行(731)/A平行(720),F=A垂直(731)/A垂直(720),0.083≤D720≤0.83,0.1≤D731≤1,0.5≤E≤1.8,0.4≤F≤1.2。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薄膜的抗穿刺强度非常高,无需填充颗粒,并且为单层膜而非多层复合膜,制备过程简单,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聚乙烯薄膜、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聚乙烯薄膜。
背景技术
拉伸聚乙烯薄膜是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聚乙烯(PE)树脂经拉伸工艺成型得到的薄膜材料,其包括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和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相比于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对原料具有更高的要求,但是所获得的薄膜却具有更高的力学强度高、抗穿刺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可被广泛用于包装袋、重包装袋、真空热封膜、低温包装膜、复合膜、医药卫生用品、农用膜等方面。
中文文献《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的研制》公开了对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的研制。该技术是选用MFR<4g/10min、摩尔质量分布较宽甚至是双峰分布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作为原料、在聚合物的高弹态下(即熔点(Tm)或黏流温度(Tf)至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温度范围内)把未拉伸的薄膜或片材沿纵、横两个方向拉伸,使聚合物分子链或晶片沿着薄膜平面方向取向,然后在张紧的条件下根据使用要求将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最后得到双向拉伸PE薄膜。整套加工工艺需选用针对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专门开发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虽然该文献中公开的方法可以改善聚乙烯薄膜的抗穿刺强度,但是其所用的双向拉伸技术对原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工艺复杂,一次性投资较大且技术的普适性差。
此外,为了提高聚乙烯薄膜的抗穿刺性能,现有技术除了采用双向拉伸技术之外,也在薄膜组成以及制备工艺上作出了一些探索。
例如,CN103026530A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纺布基体的隔膜,所述基体上设有涂层,所述涂层含有填充颗粒和纤维素,所述涂层含有柔性有机粘合剂颗粒,并且所述填充颗粒和柔性有机粘合剂颗粒通过纤维素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纤维素含有纤维素衍生物,所述纤维素衍生物的链长为至少100个重复单元。虽然采用该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改善隔膜的抗穿刺性能,但是其中需使用涂覆一层带有填充颗粒的涂层的涂覆技术,生产过程工艺复杂,产品质量不易控制且成本较高。
CN103427060B公开了一种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多孔膜与第二多孔膜成一个角度叠置后,再通过压合、定型和冷却三个单元得到复合膜。虽然采用该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改善膜的抗穿刺性能,但是其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多层复合,生产过程的工序较多,工艺复杂不易控制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聚乙烯薄膜、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聚乙烯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4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