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O2O模式的税务申报、审核和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3638.6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忠;黄家晏;杨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万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税务申报 税务 管理系统 列表模块 评价模块 服务端 互联网方式 标题模块 参数评估 过度饱和 集中管理 交流模块 结论意见 流程管理 人力资源 系统组建 需求内容 审核 最优化 整合 科目 团队 申报 分配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2O模式的税务申报、审核和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需求端,用于发起税务申报需求;服务端,用于处理税务申报需求;还包括需求标题模块、税种列表模块、需求内容模块、附件列表模块、需求交流模块、结论意见模块、服务端评价模块以及需求端评价模块。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系统的应用方法。本发明通过互联网方式集中管理和分配税务需求,解决了多税务条线部分人员过度饱和而部分又过于轻松的问题,能整合整个税务体系的人力资源,还能通过系统组建最优处理团队,在税务申报科目众多的情况下仍能实现税务方案最优化,且通过系统专业化的流程管理和参数评估能有效提升税务申报效率和申报处理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税务申报流程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O2O模式的税务申报、审核和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税务申报流程包括:1.会计根据账面有关数据,按照税收法规规定准确及时计算各种税费;2.财务部经理根据账面有关数据,按照税收法规规定,审核会计计算的各种税费是否准确无误;3.总经理对纳税申报表进行审批;4.会计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然而,对于大型企业或税务管理代理公司等,需要处理的税务科目众多,涉及人员也相当多,且人员素质和专长不一,因此会遇到一些层级方面产生的效率问题,例如需求发放不明确、不统一,部分人员进展缓慢等,都将直接影响税务申报的速度和质量。
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0149209.6,公开日2010.11.03,公开了一种基于网上银行的税务服务功能系统,其中,所述税务服务功能系统由提供税务申报、网上缴税、税费查询功能的网上银税业务模块;和提供文件上传、文件下载、余额查询功能的外联平台模块构成,所述外联平台模块可通过网络连接一税务系统客户端,并和所述税务系统客户端进行交互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达到税务申报、缴款、核对的全过程电子化运作,提高申报缴纳的效率、缩短税款在途时间,减少由于手工传票造成差错的可能性,加强了税款监管,也极大地减少了税务机关、纳税人和银行之间的重复劳动。
中国专利文献CN201310080100.5,公开日2013.07.17,公开了一种企业税务资源计划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用于供用户登录进入系统;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涉税的相关数据;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对所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数据获取模块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的结果。进一步的,还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子模块,用于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涉税组织体系进行定义和管理;岗位管理模块,用于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涉税环节的岗位权责进行分配、划分管理,并生成相应结果。企业通过该发明可以全方位的了解企业所有税务管控的状态。
然而,目前还未见可以高效率发放需求、处理需求、互相评价、方便沟通交流的税务申报、审核和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O2O模式的税务申报、审核和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所述的基于O2O模式的税务申报、审核和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O2O模式的税务申报、审核和管理系统,包括:需求端,用于发起税务申报需求;服务端,用于处理税务申报需求;还包括需求标题模块、税种列表模块、需求内容模块、附件列表模块、需求交流模块、结论意见模块、服务端评价模块以及需求端评价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系统评估模块,用于对整个税务申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任一所述的基于O2O模式的税务申报、审核和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需求端申请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万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万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3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招投标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通过顶版开票率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