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板压紧释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3050.0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李明;刘殿富;陈飞飞;顾珏华;袁伟;杜涵;杨悦;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紧 释放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板压紧释放系统,用于实现航天器上多个顺序排列的板框结构间的压紧和释放,多板压紧释放系统包括有:压紧组件,相邻所述板框结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压紧组件;压紧结构,包括固定结构和活动结构,多个板框结构压在固定结构和所述活动结构之间;且板框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板框结构与活动结构之间也至少设置有一组压紧组件;活动结构背向板框结构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压紧件;第一压紧件、活动结构与板框结构之间的压紧组件、相邻板框结构之间的压紧组件、板框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压紧组件位于同一轴线上。本发明解决了板数多、整体厚度大的板框状结构压紧问题,适用于各种航天器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上板框结构的压紧释放系统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多数量板框状结构实现发射段压紧与入轨后释放的多板压紧释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军、民用航天器功能多样化与功能性要求的日益提高,搭载在航天器上的板框状结构的长度与面积等空间尺度参数均需要进行相应的提升。但是,限制于运载火箭的整流罩包络,高长度大面积的板框状结构无法以工作状态发射入轨,必须采取将板框状结构划分为多个子模块,通过附加展开机构的形式,实现收拢状态发射,入轨后展开锁定进入工作状态的方案。由于发射段较大过载的存在,板框状结构以及板框状结构的展开机构需要在发射段有效压紧,保证板框状结构与板框状结构的展开机构承受发射段过载不致损坏;在入轨后将压紧有效释放,保证展开机构正常展开以使板框状结构顺利进入工作状态。此即压紧释放系统的功能。
传统的压紧释放系统多数为串接、非封闭式压紧释放系统,适用于压紧板数较少且板厚较低的情况,当压紧板数较多且板厚较高时,传统的压紧释放系统无法满足压紧释放任务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当压紧板数较多时,传统的压紧释放系统无法满足压紧释放任务的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多数量板框状结构实现发射段压紧与入轨后释放的多板压紧释放系。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板压紧释放系统,用于实现航天器上多个顺序排列的板框结构间的压紧和释放;多板压紧释放系统包括有:
压紧组件,相邻所述板框结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压紧组件;
压紧结构,包括固定结构和活动结构,多个板框结构压在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活动结构之间;且板框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板框结构与活动结构之间也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压紧组件;所述活动结构背向所述板框结构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压紧件;
所述第一压紧件、所述活动结构与所述板框结构之间的压紧组件、相邻板框结构之间的压紧组件、所述板框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之间的压紧组件位于同一轴线上。
较佳地,所述固定结构内具有一腔室,多个板框结构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活动结构盖设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端的腔室开口上形成闭合腔室;所述活动结构一端与固定结构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解锁机构与固定结构连接。
较佳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有第二压紧件和第三压紧件,第二压紧件、第三压紧件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板框结构上,或者分别固定在活动结构上和板框结构上,或者分别固定在板框结构上和固定结构上;每组压紧组件中的第二压紧件与第三压紧件配合压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第二压紧件与第三压紧件的压合面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较佳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紧件上的凸起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压紧件上的凹槽结构。
较佳地,所述活动结构的上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压紧件,所述活动结构与所述板框结构之间、相邻板框结构之间、板框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均设置有两对称的的压紧组件。
较佳地,所述解锁结构采用爆炸螺栓或切割器。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3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