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机械吊运电磁起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2774.3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司马攀峰;潘奇;田宇;张凯;陈勇彪;黄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6 | 分类号: | B66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杨忠孝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器 吊运 托框 托架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 输出轴连接 电磁线圈 旋转托架 电连接 节能型 停电保磁系统 蓄电池 距离传感器 起重电磁铁 供电问题 接近开关 电控柜 节能 占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机械吊运电磁起重器,包括起重器主体,所述起重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托架驱动电机,且该起重器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托框驱动电机;所述托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L形的旋转托架,所述托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与该旋转托架对应的旋转托框;所述起重器主体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电磁线圈以及与该电磁线圈电连接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还电连接托架驱动电机、托框驱动电机、距离传感器和接近开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节能,安全可靠;吊运过程中即便电控柜故障或供电问题依旧不会掉坯;自重减轻,降低成本;寿命更长;简化停电保磁系统;减少蓄电池占用的成本和空间;减少吊运所需起重电磁铁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起重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能型机械吊运电磁起重器。
背景技术
自从19世纪末美国WALKER公司制造了电磁吸盘,对铁磁性材料进行搬运作业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尤其在车间里应用,就显出了他的缺点;耗能大(例如一个吸力16t的吸盘需要电力约10kW);更主要的是一旦断电,吸盘失磁造成工件掉落。虽然现在有断电保护装置可与之配合使用,但此装置只能保护电源的停电,并不能保护励磁回路的故障。
20世纪30年代,法国BRAILON公司开始把永磁材料应用到吸盘上,在减少能耗及热变形,安全可靠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给操作带来不便,从而限制了它在吊运大型钢板方面的发展。
1974年意大利TECNOMAGNETE公司用磁差原理制造了电永磁吸盘,所谓电永磁吸盘使用电脉冲控制永磁吸盘,由于通电时间短,能耗及发热都很小;又由于靠永磁材料作为磁源,不存在断电失磁引起工件掉落的危险,所以比较安全,只是由于当时缺少高性能的永磁材料,从而未能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发展给电永磁吸盘带来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以后,稀土永磁材料之王--铷铁硼价格逐步走低,电永磁吸盘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
目前磁力起重设备主要分为两类,电磁型与永磁型。
我国拥有钢厂众多,仅大型钢厂就有70-80家,小型钢厂更是无法计数,电磁吸盘由于其吸力大,而且可适用于各式各样的被吸物,所以仍然最为普遍。大部分钢厂的钢材的吊运基本上还是采用电磁起重设备,即电磁吸盘。但同时存在以下缺点①耗电,长期工作耗电大。②不可靠;对于超高温钢材(>600℃),由于接近居里温度(700℃),铁磁性能大幅下降,经常出线掉料事故。③不安全;一旦励磁回路出现故障就有高空坠重物事故可能。④寿命不长;起重电磁铁常常因线圈老化而失效,常见寿命5年左右。⑤自重大,与被吸物料的重量比常常到达1:1。⑥占地;为了防止停电或电控柜故障,常常配备蓄电池,即停电保磁系统,在电控柜故障或停电时自动切换启用蓄电池,由于起重电磁铁功率较大,往往需要配备很多的蓄电池,占用天车上本身就不多的空间。
永磁型起重器主要有手动永磁吸吊器,全自动永磁吸吊器,电永磁铁;永磁型具有自重轻,靠永磁体励磁,节能,寿命长的优点;但同时存在较多缺点:①相较于电磁型自动化程度差,常常需要单独安排工人在一旁协助;②吸力小,适用范围小,多用于薄板、中厚板、小方坯等轻型物料,用于吊运废钢、型钢、棒材以及高温物料(>300℃)时,体积庞大,使用效果不理想;③对吸吊操作要求严格,吸吊面与被吸物须完全贴合才能安全吸吊;④多采用铷铁硼磁块,因此造价昂贵。
中国专利201410021731.4象山伟辉磁业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电永磁铁,通过改变通入线圈组件的电流,即可实现工作台上磁场强度的叠加或消失;整个工作周期只有吸放料耗电,属超短时工作制,非常节能。
中国专利201410326810.6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电控永磁吸盘,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磁块极性,实现磁场强度的叠加或抵消。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同属超短时工作制,非常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2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外包装
- 下一篇:一种水下节流阀的下放回收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