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1142.5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莹莹;殷勇;冯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28 | 分类号: | A01N43/828;A01N43/824;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杨冬玲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组合物 甲噻诱胺 噻唑锌 细菌性角斑病 霜霉病 水稻稻瘟病 细菌性病害 香蕉叶斑病 小麦白粉病 真菌类病害 白叶枯病 允许使用 增效作用 病毒病 软腐病 施用量 炭疽病 早疫病 重量比 单剂 复配 应用 农药 防治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有效成分为甲噻诱胺和噻唑锌,所述甲噻诱胺和噻唑锌的重量比为1:50‑50:1。甲噻诱胺和噻唑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各单剂的施用量。该组合物可以添加其余农药中允许使用的辅助成分加工成任一剂型。该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白叶枯病、霜霉病、炭疽病、早疫病、水稻稻瘟病、小麦白粉病、香蕉叶斑病、病毒病等真菌类病害及细菌性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含有甲噻诱胺和噻唑锌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农药以快速有效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农业增产保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不科学用药和单一用药已经导致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和致病变种的不断增加,同时,频繁的使用农药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并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科学用药,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提高药效,成为植物保护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
甲噻诱胺是一种噻二唑类植物抗病激活剂,化学通用名为N-(5-甲基-1,3-噻唑-2-基)-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酰胺,其结构式如(I)所示。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对病毒病害具有很好的诱导抗病效果,作用机制为诱导植物产生系统、广谱的抗病活性。植物防病激活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新颖农药,其本身并无明显的杀菌活性,但却能作为植物的免疫激活剂,诱导植物系统获得抗性,从而达到抗病防病的目的。其中,BTH(苯并噻二唑,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和TDL(噻酰菌胺,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为该类药剂的代表品种,目前已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因甲噻诱胺单剂属于植物激活剂,主要通过植物的系统来产生对病害的抵抗力,但对已发病的植株无很好的治疗作用。
噻唑锌(别名: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锌)其结构式如(II)所示,噻唑锌的结构主要由两个基团组成,一是噻唑基团,在植物体外对细菌无抑制力,但在植物体内却是高效的治疗剂,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细菌受到严重损害,其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二是锌离子,具有既杀真菌又杀细菌的作用。药剂中的锌离子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上的阳离子(H+,K+等)交换,导致病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杀死病菌;部分锌离子渗透进入病原菌细胞内,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机能失调,病菌因而衰竭死亡。噻唑锌在二个基团的共同作用下,杀病菌更彻底,防治效果更好,防治对象更广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组合物中所包含的活性组分互相有增效作用能提高防效并具有增产作用。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甲噻诱胺和噻唑锌,甲噻诱胺与噻唑锌的重量比为50:1-1:50,较好的比例为25:1-1:25,优选的比例为5:1-1:5,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溶剂以及填料等其他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定限定,具备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水剂、微乳剂或水分散粒剂。
本发明所描述的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者罐中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水稻、小麦、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尤其适合用于防治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白叶枯病、霜霉病、炭疽病、早疫病、水稻稻瘟病、小麦白粉病、香蕉叶斑病、病毒病的真菌类和细菌病害。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或洒布,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1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