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0265.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3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寇广辉;李健;胡浩桦;王旭东;叶阳明;方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尤健雄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变监测 高支模 形变测量 立杆 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 倾角传感器 预警设备 形变 根杆 管夹 预警 自动化监测 节点位置 万向节 杆件 并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方法,选取至少一根立杆作为高支模的形变监测对象并用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设备对形变监测对象进行形变监测;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设备设有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和形变测量构件;形变测量构件在其所对应的立杆的每一个节点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管夹;形变测量构件对应其所在立杆的两个相邻管夹设有三个万向节和两根杆件,形变测量构件对应每一根杆件均设有一个倾角传感器,每一个倾角传感器均固定在其对应的杆件上;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能够计算出高支模在每一根作为形变监测对象的立杆所在部位的形变状况。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高支模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对高支模形变的自动化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压可能发生一定的沉降和位移,如变化过大可能发生垮塌事故。为及时反映高支模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目前,高支模监控方案采用全站仪和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对支撑系统进行监测,由于支撑系统结构组件密集,规模较大,造成视线遮挡,传感器安装困难,所以,通常监测的点非常有限,且施工环境对监测结果影响较大。由于采用人工测量方式,采样频率很低,监测人员投入时间长及设备投入大。且不能完成全天候的监测任务,这给工地安全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方法,所应用的高支模的组成构件中含有多根竖向布置的立杆和多根水平布置的横杆,并且,所述立杆与所述横杆的连接位置称为该立杆的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方法包括:选取至少一根所述立杆作为所述高支模的形变监测对象并用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设备对所述形变监测对象进行形变监测;
所述的高支模形变监测预警设备设有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并对应每一根所述作为形变监测对象的立杆设有一套形变测量构件;每一套所述形变测量构件均在其所对应的立杆的每一个所述节点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管夹,每一个所述管夹均设有安装平面,安装在同一根所述立杆上的各个所述管夹的安装平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每一套所述形变测量构件均对应其所在立杆的两个相邻所述管夹设有三个万向节和两根杆件,对于所述两个相邻管夹及该两者对应的三个万向节和两根杆件来说:第一根所述杆件的上端通过第一个所述万向节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管夹的安装平面连接,第二根所述杆件的下端通过第二个所述万向节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管夹的安装平面连接,所述第一根杆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根杆件的上端通过第三个所述万向节相连,其中,每一套所述形变测量构件的各根杆件的长度相等,位于同一根所述立杆上的各个所述万向节在对应安装平面上的安装位置位于同一条竖向直线上,连接在同一个所述安装平面上的两个所述万向节紧靠在一起;每一套所述形变测量构件对应每一根所述杆件均设有一个倾角传感器,每一个所述倾角传感器均固定在其对应的杆件上,且每一个所述倾角传感器的轴线与其对应的杆件的轴向相平行;
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能够实时接收每一套所述形变测量构件的每一个所述倾角传感器的实时输出信号,并能够按以下步骤计算出所述高支模在每一根所述作为形变监测对象的立杆所在部位的形变状况:
步骤S1、以所述形变测量构件的位于最下方的万向节在初始时刻的中心位置为原点O、竖向方向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原点O的空间坐标记为(X0=0,Y0=0,Z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