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鳅的养殖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39829.5 申请日: 2016-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8450371A 公开(公告)日: 2018-08-28
发明(设计)人: 尤世元;刘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 刘明明
主分类号: A01K61/10 分类号: A01K6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214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规模养殖 养殖 养殖成本 成苗率 泥鳅 出苗 幼苗 种苗 孵化 水产养殖技术 生产环境 育苗管理 孵化池 养殖户 产卵 催产 暂养 成活率 育苗 利润
【说明书】:

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工大规模养殖泥鳅育苗的方法,使其达到出苗早、成苗率高以及幼苗健壮,提高养殖户的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利润,其养殖技术包括亲鳅暂养、产卵孵化池处理、催产孵化和育苗管理四个步骤;其孵化出苗早,成苗率高,幼苗体格健壮,养成后成活率高,并能大批量提供种苗,满足大规模养殖厂种苗需求,降低养殖成本,生产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工大规模养殖泥鳅育苗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泥鳅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泥鳅是一种小型底栖鱼类,上世纪中期泥鳅是上不了桌面的低值鱼类,由于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特别是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其营养保健功效显著,而成为南韩、日本等国际市场的紧俏商品,也是我国主要出口水产品之一,因而市价大增,由于泥鳅养殖相对容易,可以单一养殖,高密度养殖单产量可达一顿以上,也可以混养、稻田养殖以及莲藕池养殖等等,泥鳅疾病较少,饵料要求比较粗放,提高了泥鳅养殖户的养殖动力,而泥鳅种苗培育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目前一般采取土法自然育苗,半自然育苗难以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种苗成为制约泥鳅养殖的关键所在,怎样采用工厂化、规模化批量生产泥鳅育苗,使其可以早出苗,当年即可养成大规模种苗,以及成苗率高,和幼苗体格健壮,养成时成活率高等特点,以满足大规模养殖的需求,是泥鳅养殖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大规模泥鳅养殖育苗的方法,使其达到出苗早、成苗率高以及幼苗健壮,提高养殖户的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利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泥鳅养殖技术包括亲鳅暂养、产卵孵化池处理、催产孵化和育苗管理四个步骤:

(1)亲鳅暂养:先控制水池温度10~15℃选取泥鳅种苗,泥鳅开始活动时,选择体格健壮、无病、无伤的单尾体长大于等于20cm的泥鳅,作为亲鳅,再将选好的亲鳅用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的氯化钠水溶液浸浴5分钟后,再放入池水深1~1.2米、水体积为18~22m3的长方形水泥池内,每平方米放养28~32尾亲鳅,暂养时雌雄分池养殖,其养殖方法一致,雌雄比例为1:2,池中放棕榈片作为隐蔽物,亲鳅入池后进行营养强化,每日早晚2次投喂鱼糜、豆粕、麸皮等制成的软颗粒饲料,观察其吃完为止,防止残饵,并根据实际情况连续换水,起始5天从自然水温每日升高水池温度0.5℃,5天后每日升温1℃,升温至23℃后,检查亲鳅体表腹部成淡红色和生殖器张开,卵子发育饱满,分散时可进行引催产;

(2)产卵孵化池处理:产卵孵化池为长4米,宽2米,池深80cm的水泥池,每池有暖气输送系统,进排水系统和充氧系统,可以使养苗水体进行温度控制、换水、充氧等技术措施,在池底铺设经过消毒处理的棕榈片,卵子具有粘性,可以使卵子粘附在棕榈片上,不会使卵子粘底窒息死亡,并在池内设置一网箱,大小距水泥池四边为3~5cm,网孔为1~1.5cm,使亲鳅不会钻过网箱而进入池内,其网箱底部离棕榈片为28~32cm,当亲鳅产卵后,卵子通过网孔掉入池中棕榈片上,并附着在棕榈片上,水泥池加水至75cm处,调节水温28℃并进行充氧,完成亲鳅产卵孵化池处理工作;

(3)催产孵化:催产前先取样检查,选择性腺饱满,腹部呈红色,生殖孔张开的雌鳅和身体强壮的雄鳅,雌鳅:雄鳅的比例为1:2,取步骤(1)的暂养亲鳅,将其放入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的氯化钠水溶液浸浴5分钟后,再放入步骤(2)的产卵孵化池内,并将水温升至25℃,进行冲水,亲鳅经异性刺激、温度刺激、水流刺激,次日即可自然同步排卵、排精,产卵孵化池每日泼洒2ppm光合细菌原液,收集网箱及网箱内已产过卵的亲鳅,收集过程中严禁亲鳅掉入产卵池中,排水使水位降低至水泥池30cm处,并大量换水,以排除多余的精液,以免影响水质,将粘附大量半透明受精卵的棕榈叶收集孵化,保持充氧,控制水温25℃进行孵化,20~25小时后幼苗出膜,45~50小时,镜检幼鱼卵黄基本吸收,且口部能张开并有一定的游泳能力时,再将水泥池底部的棕榈叶收集出来,经消毒日晒后可重复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明,未经刘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9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