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友好型海水养殖池塘内大型有害藻类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9741.3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滕炜鸣;王庆志;张明;周遵春;谢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M2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友好 海水 养殖 池塘 大型 有害 藻类 去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养殖池塘大型有害藻类去除方法,属于农业海水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水池塘养殖作为水产动物的主要人工养殖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养殖方式的无序化,渔药的滥用以及工、农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对养殖用水的污染等一系列原因,频繁出现养殖用水富营养化,进一步造成大型有害藻类的爆发。例如春、冬季节海参圈、虾圈黄管菜泛滥,夏秋季海参圈刚毛藻、川蔓藻、水绵、浒苔等的大规模爆发,均严重影响了池塘养殖的进一步发展与养殖收益。
大型有害藻类的过量繁生,在其形成优势种的过程中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量的有害藻类会抑制池塘水体中基础饵料和单细胞藻类的正常繁殖和生长,从而造成养殖池塘有效营养物质匮乏。二是有些大型有害藻类,如钢丝草会缠绕养殖生物,如海参、对虾等,严重影响养殖生物的日常活动。三是大型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易造成池塘底部水交换不良、局部缺氧、产生厌氧菌代谢产物H2S、NH3-N等有害物质。四是大型有害藻类腐烂后,易造成底质恶化,容易引起养殖生物的病害发生。
当前针对大型有害藻类爆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物理方法,铺盖遮阴网、人工捞草、沙土覆盖、除草机、物理方法降低透明度等。二是化学方法,各种除草药、局部杀草药、改底药、以阻断光照为目的的化学药品(如尤彩乐)等等,三是生物方法,微生态试剂(如乳酸菌、芽孢杆菌等)、酶制剂、矿物质等等。上述方法对大型有害藻类的去除和抑制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限制和不足。物理方法一般具有可操作、成本低的特点,但缺点是处理效果不理想,见效慢。如采用人工捞草和除草机去除钢丝草,不但处理效果不理想,而且易造成再次生长、人为二次扩散等危害,成本也非常高。化学方法见效快,处理相对来说比较彻底,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方法效果明显,但见效慢,操作不易。
针对不同的有害藻类处理方法不同,国内外不同地区池塘生长的大型有害藻类均有差别,处理的手段也各有各的方法,总的来说,当前国内普遍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以泼洒除草剂与人工打捞相结合的方式。效率低下,且极易造成养殖水环境的二次污染,而且如硬毛藻等也没有有效的专用除草剂。针对这种状况,迫切的需要我们寻找一种有效的、无污染的方式去除养殖池塘中的大型有害藻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生态的、对池塘无害的除草方法。运用此方法,能有效的将池塘泛滥的大型有害藻类去除的同时,改善水质和底质。稳定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有效降低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大型有害藻类调查:对池塘大型有害藻类首先进行调查,初步判断其危害程度以及要去除的大型藻类的生长阶段,以决定泼洒腐殖酸钠的浓度及次数。
(2)泼洒腐殖酸钠水溶液:以水深为1m的池塘为例,每亩用量为腐植酸钠0.5kg~4kg,泼洒后池塘养殖用水呈黑色,阻断大型有害藻类的光合作用,静置3d~5d。待水色恢复正常后,视大型有害藻类的情况,再次补充泼洒腐殖酸钠水溶液,每1m水深的池塘,每亩腐殖酸钠用量为0.5kg~2kg。待大型有害藻类枯萎后,将其尽量捞出。
(3)泼洒沸石粉水溶液:待大部分大型有害藻类捞出后,全池泼洒沸石粉水溶液,根据残余有害藻类剩余情况,每1m水深的池塘,每亩沸石粉用量为0.5kg~4kg,进行水质净化及吸附处理。
(4)泼洒微生物制剂:步骤(3)后,泼洒水产养殖用光合细菌,降低养殖用水透明度,对大型有害藻类进行抑制。
其中,所述大型有害藻类包括硬毛藻、浒苔、水绵等。
所述光合细菌每1m水深的池塘,每亩用量为6L-15L。保证水体中的活菌数量达到105个/毫升以上,一般13~16天左右使用一次;优选15天一次。
本发明方法能简单有效地、易操作、成本低的环境友好型处理方法对大型有害藻类的爆发进行去除和抑制。并在处理的过程中尽量降低操作过程对养殖生物的扰动和危害。
发明有益效果
(1)成本低、操作简单。相对于人工捞草动辄几万元,本发明方法成本要低的多。并且易于操作。
(2)除草彻底。通过控制有害藻类的光合作用达到除草目的,效果更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9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类养殖循环水智能处理系统
- 下一篇:鳗鱼养殖池池底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