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8561.3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2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彬;孙加齐;邢亚飞;康晋宇;李可柏;杨明龙;汤淼;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板 斜面墙 定位拉筋 斜截面 板墙 发散式布置 穿筋孔 钢筋 制作 安装定位 安装斜面 两侧布置 两端设置 优化设计 发散式 穿设 拉筋 墙筋 施工 弯钩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方法包括:制作斜截面板墙的斜面墙板;根据斜截面板墙的斜面墙筋的布置情况,于斜面墙板上设置穿筋孔,用于安装斜面墙筋的定位拉筋;根据斜截面板墙的倾斜角度,安装制作完成的斜面墙板;于斜面墙板的两侧布置斜面墙筋;制作定位拉筋,将定位拉筋穿设于穿筋孔中,并于定位拉筋的两端设置用于勾设斜面墙筋的弯钩,配合拉筋,对斜面墙筋进行定位。本发明通过在制作斜面墙板的过程中,根据呈发散式倾斜的斜面墙筋的布置情况,预先在斜面墙板上设置呈整体发散式布置的穿筋孔,用于安装定位斜面钢筋用的定位拉筋,对斜面墙板进行前期优化设计,方便斜面墙板两侧的斜面墙筋的安装和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较多核心筒剪力墙内设置为钢板墙,有些楼层间剪力墙一侧为倾斜状,内埋钢板墙同为倾斜状,斜钢板墙两侧墙配筋布置若按照常规方式设计和施工,存在配筋、受力不均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斜截面钢板剪力墙钢筋布置方法,保证斜截面钢板剪力墙钢筋均匀布置和受力要求,并方便现场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斜截面钢板剪力墙钢筋均匀布置和受力要求,并方便现场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制作斜截面板墙的斜面墙板;根据斜截面板墙的斜面墙筋的布置情况,于所述斜面墙板上设置穿筋孔,用于安装所述斜面墙筋的定位拉筋;
根据斜截面板墙的倾斜角度,安装制作完成的所述斜面墙板;
于所述斜面墙板的两侧布置斜面墙筋;
制作定位拉筋,将定位拉筋穿设于所述穿筋孔中,并于所述定位拉筋的两端设置用于勾设所述斜面墙筋的弯钩,对所述斜面墙筋进行定位。
所述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根据斜截面板墙的斜面墙筋的布置情况,于所述斜面墙板上设置穿筋孔的过程中,根据每根斜面墙筋的长度设置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穿筋孔。
所述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于所述斜面墙板的两侧布置斜面墙筋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倾斜角度对斜面墙筋进行逐根断料和加工。
所述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将定位拉筋穿设于所述穿筋孔中之前,预先将定位拉筋的第一端弯折形成弯钩,并勾设于斜面墙板的第一侧的斜面墙筋上;将所述定位拉筋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穿筋孔,利用弯折装置对所述定位拉筋的第二端进行弯折,形成弯钩并勾设于斜面墙板的第二侧的斜面墙筋上,对斜面墙板两侧的斜面墙筋进行定位。
所述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将定位拉筋穿设于所述穿筋孔中之前,预先将所述定位拉筋的第一端弯折130°~140°形成弯钩,将所述定位拉筋的第二端弯折60°~90°,将所述定位拉筋的第一端勾设于斜面墙板的第一侧的斜面墙筋上,将所述定位拉筋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穿筋孔中。
所述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弯折装置包括供套设于所述定位拉筋的第二端的约束套筒及固定于所述约束套筒上的旋转扳手。
所述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斜面墙筋为呈发散式均匀布置的竖向主筋,根据所述斜面墙筋的布置情况,于所述斜面墙板上设置呈整体发散式均匀布置的穿筋孔。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斜截面板墙钢筋发散式布置体系,包括:
斜面墙板;
斜面墙筋,呈发散式均匀布置于所述斜面墙板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镀锡板表面黑灰程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框铝塑复合大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