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负变位平衡剃齿的非等边剃齿刀齿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8386.8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5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安江;张华;郭师虹;李丽霞;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变位 平衡 等边 剃齿刀 齿形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负变位平衡剃齿的非等边剃齿刀齿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减小非等边剃齿刀副工作面的齿顶圆半径,推迟非等边剃齿刀副工作面进入啮合线的起点位置,使主、副工作面同时进入啮合,避免了主工作面啮合线上的三点区域,保证了主工作面剃削过程中与工件齿轮齿面之间的啮合力趋于平稳,实现平衡剃齿,减小剃齿齿形中凹误差;
具体的设计步骤如下:
设非等边剃齿刀与工件齿轮的空间啮合情况如下所述:
Sh和Sf分别为非等边剃齿刀和工件齿轮的固定坐标系,中心距为a;
Si和S1为非等边剃齿刀的动坐标系,S2和S3为工件齿轮的动坐标系;
非等边剃齿刀与工件齿轮分别以ω1和ω2的角速度绕Zh和Zf轴进行旋转,且两轴之间存在轴交角Σ;
非等边剃齿刀由动坐标系Si转动角至S1,同时工件齿轮由动坐标系S2旋转角并以V0(2)的速度沿Z3轴轴向进给l至S3,存在空间关系式(1)如下:
式中,lz为沿Z3轴轴向进给的距离;
设非等边剃齿刀的主工作面为S,副工作面为S';点B和点A分别为非等边剃齿刀主、副工作面齿廓齿顶圆上的一点,用ρBmax和ρAmax分别表示两齿廓上的最大曲率半径;σ0为基圆上齿槽半角,θ'与θ分别为面S'和S的参变量;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中渐开线螺旋面方程式可知,非等边剃齿刀副工作面S'和非等边剃齿刀主工作面S在动坐标系o-x,y,z下的参数方程可表达为:
该方程为剃齿刀的参数方程,其中,xS,yS,zS,xS',yS',zS'为剃齿刀左齿面S和右齿面S'的参数表达,rb为基圆半径;P为剃齿刀齿面螺旋参数,λ,λ'为螺旋转角参数,表示母线从起始位置绕轴转过的角度;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式(2)和(3)可推导出啮合线方程,确定啮合线初始点K1、K2、K′1、K′2在固定坐标系oh-xh,yh,zh中的位置坐标,并通过啮合线方程求得工件齿轮左,右齿面参数方程
设工件齿轮由动坐标系S0w初始位置旋转角至S1w,非等边剃齿刀副工作面S'与工件齿轮在啮合线K1点接触进入啮合,根据空间坐标关系式(1)可表达为:
设当工件齿轮由动坐标系S0w初始位置旋转角至S2w,非等边剃齿刀主工作面S与工件齿轮在啮合线K′2点位置接触的瞬时,非等边剃齿刀的副工作面S'在该瞬时与工件齿轮的啮合点由K1点移至A点,根据空间坐标关系式(1)可表达为:
通过式(5)和式(6)分别计算出和值,通过式(7)计算工件齿轮齿廓在接触点A点的曲率半径为:
式中,ρAw为工件齿轮齿廓在接触点A点的曲率半径;为动坐标系S1和S2之间的夹角即θ为K1点所对应的展角;根据几何关系可知,非等边剃齿刀副工作面在A点的曲率半径,即副工作面最大曲率半径为:
式中,r′1,r′2分别为非等边剃齿刀和工件齿轮的节圆半径,rb1,rb2分别为非等边剃齿刀与工件齿轮的基圆半径,βb1,βb2分别为非等边剃齿刀和工件齿轮的基圆螺旋角;
根据上述分析,ρAmax为非等边剃齿刀副工作面的最大曲率半径;ρAmax与非等边剃齿刀主工作面最大曲率半径ρBmax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通过式(9)确定非等边剃齿刀主、副工作面之间的几何关系,以曲率半径作为设计参数确定非等边剃齿刀副工作面齿顶圆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3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