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翠兰专用酸性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固色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8136.4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平;刘汉茂;吕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德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5/08 | 分类号: | D06P5/08;D06P5/04;D06P5/10;D06P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200 江西省樟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色剂 制备 翠兰 酸性固色剂 滴加 二乙二醇单丁醚 聚乙烯亚胺溶液 硼氢化钠溶液 水洗色牢度 二氯乙酸 干湿摩擦 染料固色 染色牢度 色相变化 敏感色 无甲醛 双酚S 牢度 生产工艺 敏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翠兰专用酸性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固色剂,制备时,将双酚S与二乙二醇单丁醚混合,升温至85℃并搅拌处理34min,然后加入聚乙烯亚胺溶液,降至66℃并搅拌处理72min;然后加入二氯乙酸溶液,在76℃的温度下搅拌处理85min;然后在10min的时间中滴加硼氢化钠溶液,滴加完后在70℃的温度下搅拌处理,降至室温即得固色剂。本发明制备的固色剂在各原料的相互作用下具有染色牢度高、能显著提高干湿摩擦牢度、水洗色牢度、对敏感色色光影响小、用量少等优点,对于翠兰、艳兰等敏感色染料固色时基本不产生色相变化,且无甲醛污染环境,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色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翠兰专用酸性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固色剂。
背景技术
固色剂是印染行业中的重要助剂之一,它可以提高染料在织物上颜色耐湿处理牢度所用的助剂。在织物上可与染料形成不溶性有色物而提高了颜色的洗涤、汗渍牢度,有时还可提高其日晒牢度。目前的固色剂却不能满足要求。从理论上讲,活性染料与纤维形成的共价键是相当坚牢的,不存在染色牢度问题。实质上,在染色过程中,特别是染浓色时,往往会发生因染料浓度过高而使染色织物上存在大量未固着的活性染料,这些未固着的染料很难从染色织物上洗除,这部分染料在洗涤过程中就会掉色;同时,有些活性基与纤维间所形成的化学键易水解,造成湿处理牢度较低。特别是出口的纺织品来说,最重要的是对纺织品上甲醛含量的限制与色牢度的要求。国外订单对色牢度的要求很严格,湿摩擦牢度要求3级以上(而目前国内外固色剂能达到3级的很少,尤其是活性染料染深浓色),湿烫牢度4级以上,皂洗与白布沾色牢度4-5级,为了提高织物的染色牢度,需用固色剂对织物进行固色处理。并且,对甲醛含量的要求也很高,内衣要低于30mg/Kg,婴儿服装要求不含甲醛。因此,高效无甲醛固色剂的开发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市场上出现多种参次不齐的无醛固色剂,虽对环保上和染色牢度上基本能满足要求。但对于翠兰艳兰等敏感色染料固色时易产生色相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翠兰专用酸性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固色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翠兰专用酸性固色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聚乙烯亚胺与其质量2.8倍的65%乙醇混合,制得聚乙烯亚胺溶液;将二氯乙酸与去离子水混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3%的二氯乙酸溶液;将硼氢化钠与去离子水混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5%的硼氢化钠溶液;
2)将双酚S与二乙二醇单丁醚混合,升温至85℃,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处理34min,然后加入聚乙烯亚胺溶液,降至66℃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处理72min,其中,双酚S与二乙二醇单丁醚的质量比为31-39:10-20,二乙二醇单丁醚与聚乙烯亚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5-7;然后加入二氯乙酸溶液,在76℃的温度下搅拌处理85min,其中二乙二醇单丁醚与二氯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8-9;然后在10min的时间中滴加硼氢化钠溶液,滴加完后在70℃的温度下搅拌处理55-60min,其中硼氢化钠溶液的加入量是双酚S质量的40-45%,降至室温即得固色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双酚S与二乙二醇单丁醚的质量比为33-37:12-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双酚S与二乙二醇单丁醚的质量比为35: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二乙二醇单丁醚与聚乙烯亚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二乙二醇单丁醚与二氯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8.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硼氢化钠溶液的加入量是双酚S质量的4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固色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德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德盛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