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动态不平衡的安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5625.4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3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跟踪模块 红外探测模块 运动检测模块 数据比对模块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动态不平衡 安全系统 电梯 加速度传感器 数据处理技术 红外传感器 多普勒 安全装置 比对模块 处理电路 红外技术 空间定位 连接数据 时刻检测 重物移动 比较器 监测 检测 模组 应答 影像 归属 | ||
本装置公开了监测动态不平衡的安全系统,归属于红外技术、影像及多普勒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技术领域,包括红外探测模块,运动检测模块,数据比对模块,动态跟踪模块;红外探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运动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运动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比对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数据比对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动态跟踪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红外探测模块由红外传感器及处理电路构成,运动检测模块由加速度传感器构成,数据比对模块由信号放大及线性比较器构成,动态跟踪模块由电子应答及空间定位模组构成。红外探测模块检测电梯的人和物,动态跟踪模块时刻检测信号,达到了检测电梯内重物移动导致不平衡的安全装置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技术、影像及多普勒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监测动态不平衡的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逐步代替了楼梯。电梯上的人员上上下下,物体挪上挪下,这会导致物体和人员的重量不能均匀地分布在电梯里,而倘若电梯单边过重,会对导靴磨损很大,这样极易产生事故。现有技术还不能完善的解决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监测动态不平衡的安全系统可以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供了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探测模块,运动检测模块,数据比对模块,动态跟踪模块,实现检测电梯内重物移动导致不平衡的安全装置的功能。
红外探测模块放置在电梯内,当电梯内有人或物体进入时,红外发射管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红外光经电梯反射后被红外传感器接收,从而检测到人或物体;一旦人或物体发生移动时,运动检测模块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应到电梯内的物体的位置分布;此信号会被数据比对模块接收,由于检测到的信号十分微弱,所以需要先对信号进行放大,继而对输入信号进行鉴别与比较;电梯不断上上下下,重物位置不断移动,动态跟踪模块很好地对前后状态进行跟踪,实现检测电梯内重物移动导致不平衡的安全装置的功能。
本发明的硬件由红外传感器及处理电路、加速度传感器、信号放大及线性比较器、电子应答及空间定位模组构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红外探测模块,运动检测模块,数据比对模块,动态跟踪模块;红外探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运动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运动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比对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数据比对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动态跟踪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红外探测模块发射红外线检测上电梯的人和物,一旦人和物在电梯内发生运动,被运动检测模块接收,数据比对模块放大该信号与输入信号对比,电梯上人来人往,电梯内重量不平衡,动态跟踪模块时刻检测信号,达到了检测电梯内重物移动导致不平衡的安全装置的功能。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快速可靠、检测准确、数据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框图;图2是本发明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监测动态不平衡的安全系统,红外探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运动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运动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比对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数据比对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动态跟踪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红外探测模块由红外传感器及处理电路构成,电梯上人来人往,红外发射管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红外光经电梯反射后被红外传感器接收,从而检测到电梯内的人与物体。
所述的运动检测模块由加速度传感器构成,传感器在加速过程中,通过对质量块所受惯性力的测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获得加速度值,人体一旦运动,运动检测模块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测到。一旦人和物体在电梯内发生移动,运动检测模块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到电梯内重量的分布。
所述的数据比对模块由信号放大及线性比较器构成,由于电梯内人和物发生移动时,运动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十分微弱,所以需要先对信号进行放大,继而对输入信号进行鉴别与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5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