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容器的服务内部接口发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2306.8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华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70 | 分类号: | G06F8/7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容器 服务 内部 接口 发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器的服务内部接口发现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开发服务接口时接入指定SDK;步骤二,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代理容器;步骤三,当有容器服务启动后,代理容器自动采集新容器接口信息;步骤四,当容器服务停止或删除时,代理容器自动更新对应接口信息;步骤五,代理容器对采集到的接口信息整理存储,并提供统一访问点。本发明有效缩短了前后端的反馈周期,降低集成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部接口发现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容器的服务内部接口发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信息化项目中,前后端分离几乎已经是业界对开发和部署方式所达成的一种共识,为解决数据经常发生变化导致增加大量集成时间的问题,目前,一般技术中会加入契约来解决,契约作为可以被测试的中间产品,通过自动化测试来检验这些契约,一旦契约发生变化,测试就会失败。这样,每个失败的测试都会驱动双方再次协商,可以做到降低集成风险的作用。
随着业务的深入发展,传统单一系统应用已不能满足新业务的需求,如今分布式系统及微服务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单一系统应用已衍变为若干子系统的共同协作,对于各子系统信息收集整理变得更加复杂,传统单一应用的信息采集能力已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容器的服务内部接口发现方法,其能够解决信息化项目中前后端感知变化时间周期过长无法及时协商前后端,最终导致感知集中爆发的问题,其有效缩短了前后端的反馈周期,降低集成风险,针对不同信息资源统一采集多个子系统接口信息,提供统一访问入口,提升整体接口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及准确性。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容器的服务内部接口发现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开发服务接口时接入指定SDK;
步骤二,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代理容器;
步骤三,当有容器服务启动后,代理容器自动采集新容器接口信息;
步骤四,当容器服务停止或删除时,代理容器自动更新对应接口信息;
步骤五,代理容器对采集到的接口信息整理存储,并提供统一访问点。
优选地,所述SDK本身包含数据模型、版本配置、权限配置、注释定义信息,被发现接口需添加SDK指定标记用于SDK采集管理接口信息。
优选地,所述代理容器内置健康检查地址,容器环境定时调用该地址确认容器是否健康,异常时自动重启代理容器。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六,代理容器随时监控当前容器环境,当发现有新容器启动时,根据容器所属镜像与标签信息,判断容器内服务是否接入SDK,否则忽略该容器;
步骤七,当存容器服务在弹性伸缩时,判断新容器的镜像是否已被代理容器采集,是则忽略该容器;
步骤八,代理容器调用新容器中SDK的内置接口,整理采集所有有标记的接口信息并存储在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九,代理容器随时监控当前容器环境,当发现有容器停止或销毁时,根据容器所属镜像与标签信息,判断容器内服务是否接入SDK,否则忽略该容器;
步骤十,当存容器服务在弹性伸缩时,判断该容器的镜像是否存在其他容器在运行,是则忽略该容器;
步骤十一,根据变更容器信息,代理容器删除对应容器服务接口信息并更新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步骤五包括代理容器将采集到的信息存储到数据库,提供根据接口版本、权限、服务器信息的不同查询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华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华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2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户端自动取证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应用逻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