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子包衣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1749.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叶正和;任学祥;陈莉;丁克坚;苏贤岩;齐永霞;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7/02;A01N43/653;A01N25/00;A01N25/04;A01N25/28;A01P7/00;A01P1/00;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子 包衣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包衣剂,具体是一种防虫防病促生长的种子包衣剂。
背景技术
随着作物秸秆还田的普及,作物生长前期的病虫害发生越来越普遍,种衣剂是将种子外面包一层含有药剂等物质的“外衣”,这层外衣成为种衣剂。种衣剂能有效的防治作物苗期病虫害,明显促进幼苗生长,能够有效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农药环境污染程度。
种衣剂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应用很多年,其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具有防虫抗病、增产增收的作用,尤其对苗期病虫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能够促进根系发达,使幼苗茁壮成长,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一般的拌种、浸种、闷种方法和其他农药相比,种衣剂的主要优点有:
1、具有较高的效益:种衣剂在种子外层形成一种保护膜,使药力集中,使用效率高,省工、省时、省料。用种衣剂包衣后,能有效提高种子质量,使出苗齐、全、壮得到保障,同时节省种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安全性高:隐蔽使用,不伤天敌,有利于综合防治;由于只是种子包衣,植株上的农药残留量大大减少,不会发生药害,提高了农药施用的安全性;种子包衣一般带有警戒色,杜绝了粮、种不分,一般不会对人畜造成伤害。
3、药效期长:种衣剂一般都具有缓慢释放的作用,农药缓慢释放,不受日晒雨淋和高温影响,因此药效期长。种衣剂紧贴种子,药力集中,利用率高,因而比喷雾、土壤处理、毒土等施药方法省药、省工、省种。
4、功效较多:种衣剂内含有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稀土等多种成分,可以一剂多用。种衣剂隐蔽使用,对大气、土壤无污染,不伤天敌,使用安全。
现有作物种衣剂国外产品多为单剂,防治对象单一,国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防虫防病的产品不多,药剂成分老化现象存在,急需新的种衣剂组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子包衣剂,该种子包衣剂能够很好的防治作物前期病虫害,提高种子出苗率,增加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及干重,达到预防前期病虫害、提高种子活力、增产增收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种子包衣剂,由杀菌剂、杀虫剂及辅料组成,其中杀菌剂由质量比为1:4~4:1的噻呋酰胺、戊唑醇组成,杀虫剂为噻虫胺,杀菌剂和杀虫剂的质量比为20:1~1:20。
一种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由杀菌剂、杀虫剂及辅料组成,其中杀菌剂由质量比为2:1的噻呋酰胺、戊唑醇组成,杀虫剂为噻虫胺,杀菌剂和杀虫剂的质量比为20:1~1:20。
一种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由杀菌剂、杀虫剂及辅料组成,其中杀菌剂由质量比为2:1的噻呋酰胺、戊唑醇组成,杀虫剂为噻虫胺,杀菌剂和杀虫剂的质量比为5:1~1:5。
所述种子包衣剂的剂型为水悬浮种衣剂、油悬浮种衣剂或微囊悬浮种衣剂。
所述的种子包衣剂,其使用方法为:将种子和种子包衣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充分晾干后储存备用。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和优点是:
本发明对种子有很好的包衣效果,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促进作用,可很好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增加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及干重,同时,所加入的杀虫杀菌剂能够很好的预防玉米等作物前期的病虫害,达到壮苗、促生长、防病虫、增产的目的。
首先测定杀菌剂(以噻呋酰胺与戊唑醇2:1为例,但比例不限于此,任何可以联想到的比例范围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与杀虫剂(噻虫胺)对玉米纹枯的增效比例。根据两种药剂的EC50按孙云沛法设定两药剂的组合比例,并根据共毒系数CTC值,确定合适的组合物比例。
试验目标物为玉米纹枯病,但不限于此。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按不同处理制作含药培养基,各处理4个重复,调查各处理对玉米纹枯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根据孙芸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并据此作出综合评价。CTC≤80表示具有拮抗作用, 80< CTC<120表示具有相加作用, CTC≥120为增效作用。CTC值计算方法如下:
CTC=A的EC50*B的EC50*100/(M的EC50*(PA* B的EC50+PB*A的EC50)),其中M表示混剂,PA、PB分别表示药剂A、药剂B的质量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1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呋虫胺烟剂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的LED工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