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可食性低氟南极磷虾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1153.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2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薛长湖;胡玲萍;王荟凌;薛勇;李兆杰;尹利昂;姜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7/40 | 分类号: | A23L17/40;A23L5/2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食性 南极 磷虾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可食性低氟南极磷虾粉的方法。该方法用合适浓度的生物脱氟剂对脱脂南极磷虾粉进行多次逆流洗涤,以脱除其中高含量的氟,经调节pH中性,脱盐,干燥等步骤,得到可食性低氟南极磷虾粉。该方法制备的磷虾粉的氟含量低至5~30mg/Kg,营养价值高。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脱氟效率高,有效降低了液料比,实现水的重复利用,经济环保,是一种理想的可食性南极磷虾粉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为可食性低氟南极磷虾粉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可食性低氟南极磷虾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一类生活在南极的浮游动物,主要通过远洋捕捞来获得。据统计,南极磷虾的极地储量约为3.8亿吨,是一类生物储量大、营养价值丰富的新型食品原料。南极磷虾中约含有10~14%的粗蛋白和0.5~3.6%的粗脂肪,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符合FAO/WHO/UNU对食品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标准限量的规定。脱脂磷虾粉是南极磷虾油生产过程的副产物,产量约为原料虾粉的70~85%,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70%,是优质蛋白质和多肽的潜在资源。
高氟含量是南极磷虾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由于其外壳具有富集海水中氟的功能。对于人体而言,氟的过量摄入则会引起骨骼密度过高,引发关节疼痛、韧带钙化等一系列疾病。据检测,脱脂南极磷虾粉原料的氟含量为1900~2400mg/kg,大大超过了WHO提出的2~4mg/d的成人安全摄入量,而针对南极磷虾氟含量高的问题,现有的研究报道都是针对提取的磷虾蛋白以及多肽产品中氟的脱除,尚无从源头虾粉即解决其中氟含量高的技术或方法。此外,磷虾分离蛋白及多肽产品大多采用钙盐沉淀产品中游离态氟的技术,而对于其他形式的氟无法脱除,还会导致产品中钙的残留;且磷虾分离蛋白和多肽产品是以磷虾粉为原料制备而成,若能解决原料虾粉中高氟的问题,不仅能够在后续精深加工中减少脱氟步骤,提高产品安全性;也为脱脂磷虾粉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可食性低氟南极磷虾虾粉的方法,脱氟效率达到96%~99.2%,操作简单易行,且耗时短,无脱氟剂残留,对虾粉的营养成分影响小,制备出的低氟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为10~30mg/kg。该发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可食性低氟南极磷虾虾粉的方法,将脱脂南极磷虾虾粉和一定浓度的生物脱氟剂A1136按合适比例进行混合,采用连续动态多次逆流提取,调节物料pH中性,离心,沉淀脱盐,干燥,得到氟含量为10~30mg/kg的低氟南极磷虾粉成品。本发明中的生物脱氟剂为各种生物碱(甜菜碱、肉毒碱、咖啡碱)及其盐类的一种或多种,利用生物碱及其盐类的维持渗透压、改变无机离子分布等作用,可以脱除虾粉中的氟。相对于化学试剂沉淀脱氟,生物脱氟剂更加安全;后续的脱盐过程可以将脱氟剂完全去除,且对营养价值无影响,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
本发明的制备可食性低氟南极磷虾粉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将脱脂南极磷虾干粉与0.05-1M生物脱氟剂A1136按1:5~1:3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均匀;使南极磷虾粉与生物脱氟剂充分接触;
(2)提取:连续逆流提氟4~10次,提取温度30~90℃,时间为10~80min/次;采用连续逆流提取的方式,结合生物碱维持渗透压、改变无机离子分布的作用,使氟元素不断的溶于溶剂中;
(3)中和:以0.5~4M的NaOH或HCl调节物料pH至6.8~7.2,使虾粉保持在中性pH,同时使生物脱氟剂以盐类的形式存在,利于生物脱氟剂的去除;
(4)离心:将物料进行离心分离,转速1000~8000rpm,时间10~30min,温度15~40℃,通过弃去上清液,从而脱除虾粉中的氟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11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大闸蟹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锡纸贝类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