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9876.1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兵;陶海波;刘建如;姬立胜;聂圣源;刘昀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9/00;F25D1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冰箱泛指单门、双门双温、三门三温、柜式多门等电冰箱,一般具有独立的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外门,以便根据不同的储藏温度而分开储存。这种冷藏冷冻箱的制冷原理分为直冷式和风冷式。直冷式的制冷系统常用电磁阀控制制冷剂的流向,分别向各冷藏(冻)室的蒸发器供给致冷剂,使各空间冷却到所需温度。风冷式的冷藏冷冻需要设置相应的风道为各个空间送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冰箱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如:由于热气上浮,冷气下沉的原理,冰箱上层对冷量需求较高,下层对冷量需求较少,因此导致制冷间室上下制冷温度不同,为了使上层也达到需要的温度,势必会引入更多的冷量,产生多余的冷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能够保持制冷间室上下温度的一致性,并且更加节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限定有至少一间制冷间室,所述至少一间制冷间室的一侧设置有与其流体连通的第一送风道;蒸发器,设置在箱体的蒸发器腔内,所述蒸发器腔位于所述至少一间制冷间室的上部,所述第一送风道与所述蒸发器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道沿着进风方向构造为为上宽下窄的渐缩式风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送风道的截面构造为阶梯型。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阶梯型风道自上而下包括上中下三段风路,所述三段风路尺寸比例为上段占比60%-70%,中段占比30%-40%,下段占比10%-20%。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间制冷间室为冷冻室,所述冷冻室内自上而下设置三个抽屉,所述阶梯型风道自上而下包括上中下三段风路,所述三段风路尺寸比例与所述三个抽屉的高度比例一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送风道设置有至少两个连通所述至少一间制冷间室的风口,所述至少两个风口的风口面积递减,风口面积递减的比例与所述第一送风道的渐缩比例相同。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送风道设置有至少两个连通所述至少一间制冷间室的风口,所述至少两个风口的宽度与其对应的第一送风道的宽度一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器后部设置有风机,冷气自蒸发器从第一送风道进入所述至少一间制冷间室内经冰箱前部循环回至蒸发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间制冷间室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蒸发器腔与冷藏室之间设置第二送风道,所述第一送风道和第二送风道之间设置导向筋,自蒸发器的冷风自所述导向筋向第一送风道和第二送风道分流。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筋构造为朝向所述风机的凸起。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间制冷间室为冷冻室,所述冷冻室内自上而下设置三个抽屉,所述第一送风道设置有分半连通所述三个抽屉的三个风口,所述三个风口的风口面积自上而下渐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冰箱的渐缩室风道设计,合理分配冷量,避免冷量浪费引起的温度波动大及不节能;通过顶置蒸发器,化霜时热气一般向上走,因此,相比较于蒸发器位于后部的冰箱,化霜时进入到冷冻室的热气较少,因此化霜温升小,化霜恒温效果好;通过导向筋设计,通过风路设计保障冷藏冷冻的最佳需求风量,避免冷量分配不均造成的制冷效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冰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冰箱冷气循环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冰箱的第一进风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冰箱的第一进风道的风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9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藏冷冻装置
- 下一篇:卷绕机构、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