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对象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9496.8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8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标律师事务所 11753 | 代理人: | 姚克枫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数据 对象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对象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一个复合数据类型VAR,该复合数据类型支持六种基本类型的自由组合;所述六种基本类型为:字符串、字典、整数、浮点数、数组和二进制字符串;步骤2:将复合数据类型VAR序列化到二进制数据流中;步骤3:用复合数据类型VAR替代编程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存储或跨平台传输。本发明,通过定义一套高度抽象的通信协议,使其不陷入具体应用场景,该通信协议适用于大多数需要进行通信的场合,可实现跨平台的数据对象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对象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软件开发中,不同的软件模块之间相互协作通常会借助进程间通信。在诸多进程间通信技术中,TCP/IP协议的套接字网络通信被各种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平台广泛支持,是最常用的进程间通信技术。
然而,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下,不同的编程语言对数据的支持并不统一,所以在传递数据(数据对象)的时候,软件模块之间通常会约定一个通信协议以便明确数据含义。在软件模块升级后功能增强的同时,也常常伴随着通信协议版本的升级。当系统逐渐庞大起来之后,不同版本的软件模块之间使用不同版本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就产生很多难题:
难题1:数据传输中数据类型表现困难。
难题2: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协议版本升级,可能会造成采用高版本通信协议的软件模块与采用低版本通信协议的软件模块之间产生通信障碍。
难题3:通信协议变更会带来文档变更等等一系列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对象传输方法,通过定义一套高度抽象的通信协议,使其不陷入具体应用场景,该通信协议适用于大多数需要进行通信的场合,可实现跨平台的数据对象传输。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跨平台的数据对象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一个复合数据类型VAR,该复合数据类型支持六种基本类型的自由组合;
所述六种基本类型为:字符串、字典、整数、浮点数、数组和二进制字符串;
步骤2:将复合数据类型VAR序列化到二进制数据流中;
步骤3:用复合数据类型VAR替代编程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存储或跨平台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中,所述数组中的每一项的元素是VAR类型;
字典中的每一项的键是字符串类型,字符串类型的值是VAR类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复合数据类型VAR的具体方法是:
在C++中通过class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复合数据类型VAR的具体方法是:
在Java或C#中通过HashMap、ArrayList、Long、String的组合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1:设计一个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中包含了一个代表数据类型的元素和至少一个存储,所述存储用来实现所述六种基本类型;
步骤1-2:利用编程语言的特性将步骤1-1设计的结构体丰富,得到一个易用的数据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将步骤1-1设计的结构体丰富是指:使结构体支持各种运算操作,使其更符合语义也更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94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