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氮氧化物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8882.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坚磊;康野;丁宗英;赖月;邵高卿;范佳;刘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5 | 分类号: | G01N21/75;G01N1/44;G01N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31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转换装置 管道连接 气泵 光学检测平台 尾气采集装置 氮氧化物 二氧化氮 检测系统 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检测 加热还原 破坏装置 一氧化氮 出气管 进气管 还原 转换 | ||
1.一种汽车尾气氮氧化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尾气采集装置、气泵、气体转换装置和光学检测平台,所述的气泵的前端通过管道连接尾气采集装置,气泵的后端通过管道连接气体转换装置的进气管(5),所述的光学检测平台通过管道连接气体转换装置的出气管(17),气体转换装置通过加热还原将二氧化氮转换为一氧化氮;所述的气体转换装置包括所述的进气管(5)、加热段、反应段和所述的出气管(17),所述的进气管(5)设置在加热段,出气管(17)设置在反应段,加热段与反应段相互连通;所述的加热段包括加热部件(2)、加热筒体(4)和导热填充丝(6),所述的加热筒体(4)内部设置有加热腔室,加热部件(2)设置在加热筒体(4)上,所述的进气管(5)设置在加热筒体(4)的左端,加热筒体(4)的右端设置有聚风嘴(8),所述的导热填充丝(6)填充设置在进气管(5)与聚风嘴(8)之间的加热筒体(4)内;所述的反应段包括反应转换器(13)、反应筒体(10)和密封端盖(14),所述的反应筒体(10)与加热筒体(4)相连接,反应转换器(13)设置在反应筒体(10)内,反应转换器(13)的进气端与所述的聚风嘴(8)出气端相连接,所述的密封端盖(14)封闭反应筒体(10)的右端,所述的反应转换器(13)的出气端插设在密封端盖(14)内,密封端盖(14)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与所述的出气管(17)相互连通;
加热筒体(4)的右端设置有扩口,所述的聚风嘴(8)固定设置在扩口(20)内,扩口(20)的端部与反应筒体(10)的左端部通过连接螺钉(11)固定连接,两个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片(9);
加热部件(2)为加热棒,加热棒插入设置在加热筒体(4)内,加热棒的外部通过固定螺钉(1)紧固,加热棒与加热筒体(4)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氮氧化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风嘴(8)通过螺纹固定设置在扩口(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氮氧化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密封端盖(14)插设在反应筒体(10)的右端,在出气管(17)两侧密封端盖(14)外壁与反应筒体(10)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16、18),并在密封端盖(14)的内壁与反应转换器(13)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15),密封端盖(14)的外端设置有手柄(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氮氧化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转换器(13)包括反应管(22)、转换剂(23)、挡片(24)和透气盖(25),所述的转换剂(23)设置在反应管(22)内,挡片(24)和透气盖(25)分别设置在反应管(22)两端,所述的聚风嘴(8)出气端与一端透气盖(25)相连通,另一端的透气盖(25)与出气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氮氧化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转换器(13)中的转换剂(23)选用钼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氮氧化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段和反应段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氮氧化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筒体(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聚风嘴(8)的通气孔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8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