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8820.4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5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贺理宇;刘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K36/9068;A61P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局灶节段性 肾小球 硬化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医学及药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药物。本发明药物是由虾青素和生姜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药理学研究成果并利用现代工艺手段制备而成的口服制剂,优选胶囊剂和片剂。经药效学试验证实,本发明药物对肾小球硬化具有理想的治疗作用,且本发明药物安全性好、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高、治疗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及药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药物。
背景技术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指部分(局灶)肾小球和(或)肾小球部分毛细血管袢(节段)有局灶性节段性硬化或透明变性、无明显细胞增生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本病为多个发病机制所致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FSGS、家族性或遗传性FSGS、以及继发性FSGS。
原发性FSG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不同病理类型的发病机制可能有所差异。有学者提出两种假说:一是损伤-瘢痕学说,即认为FSGS是肾小球受损后修复反应的结果,是一被动过程;另一假说是主动致病学说,即认为FSGS是肾小球固有细胞受某些致病因子的刺激后被激活,进而主导病变的形成,是一主动过程。实际上,原发性FSGS更可能是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同、病理相似的一组疾病,上述两种机制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了病变的形成,只是在不同的亚型、病变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大小不同而已。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背景、循环因子、足细胞损伤变性、高脂血症、系膜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病毒或毒素介导的损伤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均有重要的关联。
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2.2:1,近年来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FSGS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均表现为非选择性持续性蛋白尿,大多数特发性FSGS以起病隐匿的肾病综合征为首发,10-30%的患者为非肾病性蛋白尿。成人FSGS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可伴有镜下血尿常见,可有肉眼血尿。疾病早期就出现血压升高、肾小管功能受损和急性肾损伤,但多数患者在病程中逐渐发生。光镜下肾小球病变呈局灶性(仅累及部分肾小球)、节段性(受累肾小球的节段小叶硬化)分布是本病特征性的病理表现。
本病对各种治疗的反应均较差,治疗较为困难,多主张综合治疗。针对原发性FSGS的治疗原则包括:
(1)积极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抗血栓形成、降血压、降血脂、降蛋白尿、营养的维护与支持疗法;
(2)保护肾功能: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损害,减慢病情进展;
(3)防治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异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等;
(4)病情反复发作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考虑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用于本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等,部分患者在用药5-9月后病情缓解,有效率接近60%;(2)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氨芥、硫唑嘌呤、环孢素A等,与激素联用可降低复发率、延长缓解期、减少激素用量;(3)天然药物提取物,如雷公藤多苷片,不仅可用于尿检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对激素抵抗患者或因激素不良反应不能接受大剂量治疗者.雷公藤多苷片也能使部分患者病情缓解;(4)其他对症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降压药,他汀类降脂药,潘生丁、肝素、尿激酶等抗凝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8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蒜萃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下一篇:一种改性亲水性聚氨酯敷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