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实现CO2捕获与矿化封存的电化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8528.2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毛庆;崔剑铭;黄延强;刘建军;景维云;石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B1/00 | 分类号: | C25B1/00;C25B1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获 矿化 封存 稳态 暂态 碳酸盐 控制与显示模块 存储技术领域 流体动力模块 硅酸盐 电化学技术 电化学系统 电化学 反应模块 封闭空间 封存系统 辅助设施 局部区域 排放液流 实时调节 温室效应 系统结构 减排 可用 酸化 海洋 排放 缓解 转化 治理 | ||
本发明属于碳资源的捕获与存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CO2捕获与矿化封存的系统。系统结构由流体动力模块、反应模块和控制与显示模块三部分构成,通过稳态、暂态以及暂态与稳态相结合的电化学技术将硅酸盐转化为碳酸盐,实现CO2的捕获与矿化封存。本发明专利的CO2捕获与矿化封存系统,主要用于缓解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系统排放液流为碱性,可同时实现局部区域海洋酸化的治理;系统也可用于封闭空间CO2气体浓度的实时调节,还可作为大型CO2排放企业减排的辅助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资源的捕获与存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实现CO2捕获与矿化封存的电化学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过度排放的CO2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如用于发电的设备,也包括一些小型分散源,如汽车发动机以及包括民居和商业建筑中使用的燃炉;除此以外,CO2同样会在某些矿物资源的提炼的过程产生。当前,过度排放的CO2已经导致了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由于大部分CO2气体被海洋吸收,这使得海洋酸化问题日趋严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导致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CO2的捕获与封存技术(CCS)技术的发展。
CCS技术一般包括捕获、运输和封存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一、捕获步骤是把CO2从其他气体产品中分离出来。如电厂中的燃烧过程,可以采用分离技术在燃烧后捕获CO2,或者在燃烧前对燃料进行脱碳。其二、为了把捕获的CO2运输到距CO2源较远的合适封存地点,需要采取运输步骤。为了便于运输和封存,捕获的CO2通常由捕获设备进行高浓度压缩。最后的CO2封存工艺是CCS技术的核心,决定着总体的工艺成本与工艺复杂性。当前,CO2封存技术有地质封存、海洋封存和矿化封存三类,其技术与市场的成熟性有很大差别。地质封存技术已相对成熟,当前已有工业示范项目,如:挪威北海Sleipner地质封存项目,已成功向地下注入1000万吨的CO2。然而,地质封存应用区域很有限,其不仅与地质岩层构造密切相关,且后期监测与维护成本较高,若出现泄漏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海洋封存和矿化封存当前还仅处于研究、开发或示范阶段。其中,矿化封存技术极具发展潜力,其主要利用存在于天然形成的硅酸盐岩中的碱性或碱土氧化物,如氧化镁和氧化钙将CO2固化。这些物质与CO2化学反应后产生诸如碳酸镁和碳酸钙类化合物。矿化封存的优势在于:(1)原料来源广泛。一方面,地壳中硅酸岩的储量巨大,同时这些氧化物还会存在于某些工业废物中,如不锈钢矿渣和矿灰;(2)CO2在矿化后将不会释放到大气中,这相比于地质封存与海洋封存,无需后续的监测、维护成本,封存风险小;(3)矿化的碳酸盐产物用途广泛,不仅可作为建筑材料、防火涂料,而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玻璃、造纸等工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