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窑竖式预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7101.0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广洪;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同合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3/00 | 分类号: | F27D13/00;F27B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81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窑竖式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回转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回转窑竖式预热器。
背景技术
煅烧冶金石灰理论上说是经历过四个技术装备时代;依次经历了传统土窑、半自动化竖窑、全自动(PLC控制)化竖窑及全自动(DCS控制)回转窑。
从产品质量上分析,回转窑生产工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冶金石灰行业工艺最先进、质量最稳定、质量指标最好的生产工艺。尽管有着装备绝对优势的回转窑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目前,竖式预热器而言,由于预热室内的预热带的高度较高(设计料层高度为H1=3250mm),形成的料层阻力为4000Pa,给后面工序中900KW(10kv)的尾排风机带来了较大的功率消耗,同时由于压阻大,给回转窑内通风造成一定的影响,窑尾加料室的负压不足,形成窑内煅烧温度有影响;同时影响燃料燃烧状态和燃料利用率,不能充分燃烧的煤粉进一步加剧了“窑圈”的形成,给生产带来不少的弊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窑竖式预热器,以解决现有预热器给后面工序中的尾排风机带来的较大功率消耗及窑尾加料室的负压不足,形成窑内煅烧温度有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转窑竖式预热器,包括预热室、推料装置、预热带、下料管、料仓及下料漏斗,其中预热室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料仓和下料漏斗,所述料仓的底部设有多个下料口,所述预热室内沿周向设有多个预热带,每个预热带的通过一下料管与料仓的一下料口连通,每个预热带的底部设有一个安装在预热器壳体上的推料装置,用于将物料推入下料漏斗内。
所述预热带的上端设有颈部,所述颈部的上端设有下料口和排气口,所述下料管插入所述预热带的颈部,所述下料管的外壁与所述颈部的内壁之间留有排气空间,所述预热带的排气口与废气管道连通。
所述下料管的下端口为喇叭状。
所述下料管位于预热带外侧的部分向外倾斜。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杆、推头及驱动装置,其中推头设置于所述预热带的底部,所述推杆插设于所述预热器壳体上设有的导向孔内、且内侧端与推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预热器壳体的外侧、且输出端与推杆的外侧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推杆带动推头作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推送。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摆臂和液压缸,其中摆臂和液压缸安装在预热器壳体的外侧,所述摆臂的上端与预热器壳体铰接,下端与液压缸的输出轴铰接,所述推杆的外侧端与摆臂铰接,所述液压缸驱动摆臂摆动,所述摆臂推动推杆作直线运动。
所述预热器壳体上的导向孔的下方设有集灰斗。
所述料仓的上方设有加料口。
所述预热室的外侧沿周向设有观察台,所述预热器壳体上与每个预热带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观察窗。
所述预热室的顶部设有维修门和雨搭。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降低预热器内部料层厚度,以减少预热器压阻,进而降低了尾排风机的电机实际功率,节能效果显著。
2.本发明提高了回转窑内通风,改善了燃料的燃烧效率,节约了能源,同时提高了预热器内预热温度,物料分解率由20%提升到32%,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燃料利用率以后,窑内火焰易于形成长火焰,这样对窑内的高温区由过去的比较集中转变为不太集中,降低了高温火焰对窑内耐材的热冲击和热负荷,提高了耐材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Y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预热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推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回转窑,2为观察台,3为预热室,4为推料装置,41为摆臂,42为推杆,43为液压缸,44为推头,5为预热带,6为下料管,7为废气管道,8为料仓,9为加料口,10为下料漏斗,11为预热器壳体,12为维修门,13为空气调节口,14为平台,15为集灰斗,16为耐热材料,M为回转窑热风,H为预热带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同合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东同合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材料烧成炉板具
- 下一篇:一种烧结烟气减量和余热综合利用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