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防止桥接线变电站内死区短路造成全站停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3783.8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宁景云;郭冰;陈钊;宁宁;宁一;谢丹;王小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H02H7/045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防止 接线 变电 站内 死区 短路 造成 停电 方法 | ||
一种能够防止桥接线变电站内死区短路造成全站停电的方法。其包括断开桥接线差动保护电路中第一门电路A1输入端和第二门电路A2输出端P1之间的连线;在第一门电路A1输入端和第二门电路A2输出端P1之间加入受控于触点3B1的闭锁保护电路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能够防止桥接线变电站内死区短路造成全站停电的方法具有如下效果;简单可行,效果明显,能从根本上解决变电站全停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下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线路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桥接线变电站内死区短路造成全站停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220kV、110kV和35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采用桥形接线方式较为普遍。但是如果桥断路器套管无内附电流互感器,而是采用外附电流互感器,则在电流互感器至桥断路器间这一段母线上出现的故障称为死区故障。现有的差动保护装置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造成全站停电事故,此问题至今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
图1为已有桥接线差动保护电路原理图。图中1L、2L为两路电源进线,1T、2T为#1、#2主变压器,1B、2B为线路电源断路器,3B为高压侧母线的桥断路器,4B、5B为主变压器低压侧出口断路器,6B为低压侧母线的桥断路器。1CT、2CT、3CT为#1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1P、2P为#1、#2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继电器。
图2为已有技术中#1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回路接线图,其中第一门电路A1为与逻辑电路,三个输入端分别与“某相差动元件动作”输出端、“某相涌流判别动作”输出端、“CT断线动作”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为#1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信号输出端。
在正常运行方式下,桥断路器3B是处于断开位置,两个主变压器分列运行。当在桥断路器3B与外附的电流互感器2CT之间的K处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点在#2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外,但在#1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2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继电器2P不会动作,而#1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继电器1P动作,切除#1主变压器1B和断路器4B,高压侧I段母线失电(#1主变压器差动回路电流入图中电流互感器2CT处,如图中箭头所示)。由于故障点位于II段母线,因此#1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动作后,故障点仍然存在,故障电流要靠#2主变压器时限过流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来切除。2L线路电源断路器2B跳闸后,高压侧II段母线失电,虽然故障点被切除,但已造成全站停电。
从整个事故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1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动作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从效果上是不好的,因为故障点并没有被消除,而且造成了全站停电事故。如果#1主变压器不跳闸,短路故障靠#2主变压器过流跳闸电源断路器2B、断路器5B后,低压侧母线的桥断路器6B备用自投,低压侧II段母线负荷转由#1主变压器供电,则全站负荷不受事故影响。
在这种事故情况下,如何不让#1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动作是目前本领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桥接线变电站内死区短路造成全站停电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能够防止桥接线变电站内死区短路造成全站停电的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步骤1)断开桥接线差动保护电路中第一门电路A1输入端和第二门电路A2输出端P1之间的连线;
步骤2)在第一门电路A1输入端和第二门电路A2输出端P1之间加入受控于触点3B1的闭锁保护电路,当触点3B1闭合时,接通第一门电路A1输出端和第二门电路A2间的连接,即第一门电路A1输出信号有效;触点3B1断开时,切断第一门电路A1输出端和第二门电路A2间的连接,即第一门电路A1输出信号无效。
在步骤2)中,所述的闭锁保护电路包括:第三门电路A3、第四门电路A4、光电耦合器A5、第一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和发光二极管D1,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3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