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1487.4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14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痛风 当归 茯苓 中药配方 黄芪 细辛 治疗 淫羊藿 制半夏 炙甘草 白芍 白术 川芎 独活 附子 羌活 肉桂 枣仁 萆薢 人参 防风 药物效果 组分比 |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其特点是组分为:黄芪、人参、附子、羌活、白芍、制半夏、淫羊藿、萆薢、当归、枣仁、白术、茯苓、炙甘草、肉桂、防风、细辛、独活、川芎;组分比为:黄芪14‑20%,人参4.5‑6.7%,附子4.5‑6.7%,羌活4.5‑6.7%,白芍4.5‑6.7%,制半夏4.5‑6.7%,淫羊藿4.5‑6.7%,萆薢4.5‑6.7%,当归4.5‑6.7%,枣仁4.5‑6.7%,白术4.5‑6.7%,茯苓4.5‑6.7%,炙甘草2.9‑4.3%,肉桂2.9‑4.3%,防风2.9‑4.3%,细辛2.9‑4.3%,独活2.9‑4.3%,川芎2.4‑3.6%。它解决了现有治疗痛风的药物效果不佳、副作用大等问题,适用于治疗痛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制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临床常以高尿酸血症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轻者四肢末端关节酸痛,重者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关节部位肿胀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痛风性肾病或尿酸性肾结石,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近年来,沿海地区发病率逐年升高。
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秋水仙碱或别嘌呤和消炎镇痛药,抑制血尿酸升高、促进排出尿酸、减轻疼痛,很难从根本上治愈痛风。费用高,疗效差,疗程长,所用药物副作用大,对肝、肾有一定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治疗痛风的药物效果不佳、副作用大等问题,发明一种利用中药治疗痛风的药物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其特殊之处是:
组分为:黄芪、人参、附子、羌活、白芍、制半夏、淫羊藿、萆薢、当归、枣仁、白术、茯苓、炙甘草、肉桂、防风、细辛、独活、川芎。
组分比为:黄芪14-20%,人参4.5-6.7%,附子4.5-6.7%,羌活4.5-6.7%,白芍4.5-6.7%,制半夏4.5-6.7%,淫羊藿4.5-6.7%,萆薢4.5-6.7%,当归4.5-6.7%,枣仁4.5-6.7%,白术4.5-6.7%,茯苓4.5-6.7%,炙甘草2.9-4.3%,肉桂2.9-4.3%,防风2.9-4.3%,细辛2.9-4.3%,独活2.9-4.3%,川芎2.4-3.6%。
配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附子、肉桂、当归、白芍、枣仁、淫羊藿,能补气血,温经逐寒;羌活、独活、川芎、防风、细辛、半夏、萆薢,克祛风除湿,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良药。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扶正祛邪,改善嘌呤的代谢过程,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清热解毒,益气养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通利关节,抗炎镇痛。凡是血尿酸增高,四肢常觉酸楚疼痛,有冷感,多年不愈者,服用一个疗程,即可痊愈。
本发明的药物疗效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疗程短,费用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黄芪30g,人参9g,附子9g,羌活9g,白芍9g,制半夏9g,淫羊藿9g,萆薢9g,当归9g,枣仁9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6g,肉桂6g,防风6g,细辛6g,独活6g,川芎5g。
加工服用方法是:按重量称取上述药材混合在一起放入药罐,加入三大碗水浸泡二小时后,用猛火煮沸,改用文火慢煎,约30-40分钟,煎至剩一碗药液,滤出药液,凉温服用。保存药渣,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二大碗水,同样猛火煮沸,改文火慢煎,约30分钟,煎至剩一碗药液,滤出药液,凉温服用。每日一剂,一剂分煎三遍,分早、中、晚各煎一次。三十剂为一疗程。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明,未经刘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扁桃体发炎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