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2P传输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1244.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安宁宇;粟栗;檀鹏;王焕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过滤信息 信息安全技术 链接信息 信息确定 种子文件 还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P2P传输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用以准确的识别P2P传输信息中的待过滤信息。本发明的P2P传输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P2P传输信息;对所述待处理P2P传输信息进行还原,获取P2P链接信息;其中,所述P2P链接信息包括:种子文件和/或ED2K链接信息;根据所述P2P链接信息确定所述P2P传输信息中是否包括待过滤信息。本发明主要用于P2P技术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2P传输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P2P(peer to peer,点对点)技术可以简单的定义成通过直接交换来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在P2P网络环境,计算机处于对等的地位,不需要依赖专用的集中服务器。每台计算机既可以当网络服务的请求者,又能对其他计算机的请求做出响应、提供资源与服务。
根据目前不同的统计,P2P流量在整个网络流量中占比比较高,并且是互联网流量的主要增长点。从某运营商的统计数据显示,P2P流量在白天占国内总带宽的35%到60%,而晚上则达到50%到90%。而据国外媒体报道,国外一家研究机构日前对全球互联网流量分布进行了研究,夜间带宽的95%被P2P应用所消耗。
根据对P2P流量进行分析、检测发现,P2P流量中含有大量的违规信息。现有技术中针对P2P进行监控以及违规网站进行封堵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对P2P的网络数据包进行镜像还原,可以对P2P包中的业务类型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对P2P的业务类型进行过滤,从而对P2P的业务流量进行显示、监控。第二种方法是针对违规网站进行监控并封堵,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对网络流量进行还原,然后对流量中网站内的违规文本或违规图片(可统称为违规信息或者待过滤信息)做出判定。若网站中出现违规文本或者违规图片的次数达到违规判定的阈值,则将网站的域名交由流控系统进行封堵。
但是,上述第一种方法中,只能对P2P的业务类型进行还原、业务流量进行监控,但无法判定通过P2P方式进行传输的流量中是否有违规信息,即无法对P2P流量中的内容进行真正监控。上述第二种方法不适用于P2P业务。原因在于,在P2P服务中,P2P的传播流量过大,并且是多源头传输数据,很多时候无法对完整的数据进行还原;另外提供数据的主体是普通用户,而普通用户首先是没有固定的IP地址,其次是数量过大,占据互联网使用者的相当大一部分。因此上述第二种方法无法对P2P传输的数据流量进行还原,更无法对提供传输数据的用户主体进行封堵。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无法实现对P2P传输中违规信息的准确识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P2P传输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准确的识别P2P传输信息中的待过滤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P2P传输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P2P传输信息;
对所述待处理P2P传输信息进行还原,获取P2P链接信息;其中,所述P2P链接信息包括:种子文件和/或ED2K链接信息;
根据所述P2P链接信息确定所述P2P传输信息中是否包括待过滤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P2P链接信息确定所述P2P传输信息中是否包括待过滤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P2P链接信息和预设的P2P参考链接信息进行匹配;
若所述预设的P2P参考链接信息中包括所述P2P链接信息,则确定所述P2P传输信息中包括待过滤信息;
所述预设的P2P参考链接信息包括:预设的种子文件黑名单和预设的ED2K链接信息黑名单。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P2P链接信息确定所述P2P传输信息中是否包括待过滤信息的步骤,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