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寻呼消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0965.X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任智勇;李强;刘兵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8/00 | 分类号: | H04W6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寻呼 消息 发送 接收 方法 网络设备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寻呼消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网络设备接收核心网发送的寻呼消息,并将所述寻呼消息加入到寻呼队列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允许终端接收寻呼消息的时间窗内用于发送寻呼消息的寻呼时刻PO位置,所述PO位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所述至少两个PO位置中的每个PO位置上,发送所述寻呼队列中的寻呼消息。通过在所述至少两个PO位置中的每个PO位置上,发送所述寻呼队列中的寻呼消息,以解决在物理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仍能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寻呼消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可直接部署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GSM)网络、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网络或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是一种减少终端的功耗技术,如减少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功耗的技术,处于DRX休眠状态的UE关闭大部分的收发电路,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DRX可以应用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Radio Resource ControlConnected,RRC_Connected)模式和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adio Resource Control Idle,RRC_Idle)模式,以下简称空闲模式,其中UE在空闲模式下的主要工作就是监听网络侧的寻呼。现有研究中提出了演进的DRX(Evolv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eDRX)技术来进一步减少UE的功耗,UE在空闲模式下将以eDRX周期监听寻呼。
在采用eDRX周期监听寻呼的NB-IoT网络系统中,UE和核心网通过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息对eDRX参数进行协商,当核心网通过基站向UE发起寻呼时,基站只在固定的时间窗口内发起寻呼。由于NB-IoT网络的带宽较小,可以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较少,由于PRB资源的匮乏,基站对UE的寻呼信息容易发生碰撞,会导致一些寻呼消息无法发送,进而导致eDRX寻呼接收的可靠性降低。
综上所述,网络设备(如基站)如何在物理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发送寻呼消息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寻呼消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网络设备,以解决在物理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能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寻呼消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核心网发送的寻呼消息,并将所述寻呼消息加入到寻呼队列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允许终端接收寻呼消息的时间窗内用于发送寻呼消息的寻呼时刻(PagingOccasion,PO)位置,所述PO位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所述至少两个PO位置中的每个PO位置上,发送所述寻呼队列中的寻呼消息。
通过在所述至少两个PO位置中的每个PO位置上,发送所述寻呼队列中的寻呼消息,以解决在物理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仍能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较佳的,所述在所述至少两个PO位置中的每个PO位置上发送所述寻呼消息之后,具体包括:
若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终端已根据所述寻呼消息完成寻呼接入,则删除所述寻呼队列中未发送给所述终端的寻呼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9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