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遥感影像观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0357.9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杨红生;孙景春;周毅;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62 | 分类号: | G06T7/6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遥感 影像 观测 野生动物 种群 数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遥感影像观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具体为遥感影像像元的灰度值与动物个体正射投影面积占该像元的比例呈线形相关,计算各像元中动物正射投影面积占像元面积的比例并求和,获得目标动物种群正射投影总面积,在与实测动物个体正射投影面积相除的基础上获得种群数量,解决了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格局难以在同一时点观察的难题。本发明使用卫星遥感影像观测动物种群,获得同一时点的种群数量,避免了以往计数和估测等方法造成的误差,提高了调查的精度和可靠性。本发明采用遥感影像观察动物种群,避免了因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对动物行为的干扰及对其栖息地的破坏,也大大增强了野外观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遥感影像观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数量是种群内个体数量的总和,是计算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率的基础。观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一方面有助于揭示野生动物种群变化规律,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分析影响动物种群分布的自然、社会因素,为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促进栖息地周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
长期以来,对野生动物种群和种群数量的观测和计数主要通过人工实地计数和估测进行。这些方法受观测人员经验影响较大,计数结果不处于同一时点,难以观察较隐蔽的个体,一次调查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既存在着较大的误差,经济性和效率也不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成熟和应用,为从正射角度俯视野生动物,获得同一时刻野生动物分布格局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难以精确观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以及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观测方法的局限,本发明于提供一种可精确观测、获得处于同一时时刻使用遥感影像观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使用遥感影像观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通过遥感影像像元的灰度值与动物个体正射投影面积占该像元的比例呈线性相关,计算各像元中动物正射投影面积占像元面积的比例并求和,获得目标动物种群正射投影总面积,在与实测动物个体正射投影面积相除的基础上获得种群数量。
具体按如下步骤:
(1)根据实测野生动物个体正射投影面积Sa选择适宜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2)计算个体正射面积占单个像元面积S0比例的最大值r;
若a>l、a>w,则r=σ×(l×w)/a2;
若l>a>w,且则
若l>a>w,且则r=σ×w/a;
若a<l、a<w,则r=1;
其中,a为像元边长(影像分辨率);
l为野生动物个体体长;
w为野生动物个体体宽;
σ为修正系数,由实测动物个体正射投影面积与体长与体宽之积比较计算得出;
(3)根据生境类型特征,目视解译选划出有野生动物分布的感兴趣区域;
(4)统计感兴趣区域的亮度背景值Vmin;
(5)统计动物影像亮度值的最大值Vmax;
(6)按下式计算动物个体正射投影占每个像元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