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模型的生产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2465.1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瑞兹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0 | 分类号: | B29C3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模型 生产加工工艺 生产制造过程 工艺流程 生产成本 编程 采集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到塑料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模型的生产加工工艺。该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塑料模型的生产加工工艺,该塑料模型的生产加工工艺从数据的采集,到编程加工,到最后的塑料模型的表面处理,节省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严格控制了塑料模型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 涉及到塑料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模型的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模型部件在实际过程中可用来替他实际的成品部件,用来展示实际部件的效果,这样就节省了采用实际部件的费用。例如,采用实际的零部件需要结合实际部件进行开模具,然后生成出该部件进行试用,如果部件不合适,就会造成大量的时间和成本的浪费。
然而常见的塑料模型的生产加工工艺,工艺复杂,塑料模型在加工过程中的流程较长,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大,塑料模型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较多,企业的生产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模型的生产加工工艺,其步骤为:
第一步:根据客户提供3D数据分析确定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工艺为CNC加工;
第二步:数据处理:
1)根据塑料模型加工工艺的特点,分为两种:一种是可直接加工的数据;另外一种是需要运用CAD软件、proe软件或ug软件进行拆分至可加工的数据;
2)加工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在数据中做辅助面加工,编程时在塑料模型四周画出大于等于刀具半径1毫米左右的牵引面用来划分A或B加工面,此面会抬高 0.5-0.8毫米用来固定连接塑料模型和毛坯,最后全部加工完成后再铣掉,此种方案采用平刀或球头刀开粗;另一种是不做辅助面加工,这种塑料模型采用球头刀加工;
3)数据处理至可直接加工的状态后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加工软件进行编程;
4)采用编程的两款软件是Mastercam9.1和WorkNC 16.21,所述Mastercam9.1 用来排版以及写2D程序;所述WorkNC 16.21用来计算复杂曲面;用Mastercam9.1 软件进行排版、编写2D程序或3D加工程序的编写,还用Mastercam9.1软件中的“等高外形”命令生成加工的边界范围线,并用这条线生成平面做为WorkNC 16.21软件中的边界范围辅助面;
5)编程时候做辅助面的方案:用Mastercam9.1软件做好辅助面转出IGES格式用WorkNC 16.21软件进行编程,此方案A或B面开粗刀具要一致;
6)编程时候不做辅助面的方案:用Mastercam9.1软件编写平刀开粗刀路,边界范围方程式:刀具半径+开粗预留量+0.15毫米;数据周围不做辅助面转出IGES 格式用WorkNC16.21软件进行编程;此时是B面开粗刀具要比A面开粗刀具小一号或两号,以免把A面用做固定的PVC棒子铣穿导致塑料模型脱落报废;
7)编程写出工艺流程单交给操机部门,并把程序传输至机器进行上机加工;第三步:NC上机加工:
1)操机部门拿到工单后进行分析,分析完成后安排机器、人员,根据工单标注材料品种进行下料上机;
2)上机固定方式采用木工宝胶水或者AB胶,在毛坯周围用小的ABS块或者PVC 棒进行加固,定位方式采用定位销的方式,定位销是用6.0或8.0毫米的成品ABS棒定位;
3)需要A和B两面加工的塑料模型:
A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瑞兹模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瑞兹模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2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坐标高速并联机器人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吸湿、发热、抗菌功能的保健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