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仿生态条件下实现白芨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1992.0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鹃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26400 陕西省商***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芨 仿生态 性繁殖 白芨种子 育苗 播种 人工辅助授粉 规模化生产 自然结实率 模拟自然 幼苗抚育 规模化 采收 种苗 成活率 贮藏 繁殖 生长 管理 | ||
一种在仿生态条件下实现白芨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主要利用白芨种子在接近自然的环境即仿生态条件下,实现白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其步骤包括:白芨人工辅助授粉、白芨种子采收与贮藏、播种条件的营造、播种及播后早期管理、白芨幼苗抚育。本发明摆脱了野生白芨自然结实率低下问题,模拟自然建立的仿生态条件进行白芨有性繁殖,而且繁殖育苗的成活率高,生长密度高,并可实现规模化作业,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有性繁殖的方法,即一种利用有性繁殖方式大量培育白芨种苗的成套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在解决野生白芨自然结实率低下问题的基础上,在模拟自然建立的仿生态条件下,播种白芨种子,并经特定养护过程,大量繁育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白芨种苗的成套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是一种濒危野生药用植物。其根茎入药,具有突出的内、外科止血等药理作用,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另外,白芨根茎中还含有高达50%的白芨胶,其多方面的理化性质与进口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相似,可作为助悬剂、增稠剂、乳化剂、保湿剂、粘联剂,在医药、日用化工、食品等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当今日益强化药品、食品安全的背景下,白芨高含白芨胶的特性,赋予了白芨除传统药用价值之外的极高的工业原材料价值。白芨资源的系统开发,有独立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新型特色产业的前景。
白芨之所以成为濒危植物,固然与高价刺激导致的过度采挖有关,但主要是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决定的自然繁殖机制很弱、效率低下的原因,深入系统的白芨野生生态调查表明,在自然界,白芨有两种繁殖方式:第一种根茎增殖方式,但繁殖系数很低,几乎就是1:1,即每个单株、每年只能形成一个新的繁殖材料;第二种为种子繁殖方式,由于野生自然条件下,白芨种子萌发、成苗所需条件极为苛刻,所以白芨种子繁殖的效率很低,也只在具有这种独特苛刻条件的环境才有自然分布。白芨独特的分布与白芨种子繁殖所需特殊条件密切相关。
随着白芨野生资源的枯竭,白芨药材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已突破400元/kg大关。在如此高价刺激下,最后的残存野生白芨资源预计将在不长时间内耗尽,与我国西南部接壤的周边国家的野生白芨资源也必将如此。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人开始寻求白芨人工栽培,但由于种苗极为匮乏,很难规模发展,甚至不能启步。必须解决白芨种苗繁育技术问题,才能打破白芨种苗瓶颈限制。
贵州正安县等单位,2005年左右,曾通过高价收购野生白芨种苗的办法,建立了近百亩的白芨人工栽培基地,但因栽培技术不配套,现已失败。如果说当年用此种途径还能获得部分种苗,那么时隔不到十年,现在已不可能了。因为野生白芨资源状况已经严重恶化,即使能收集到少量野生白芨种苗,但由于白芨根茎繁殖系数只有1:1,很难实现快速扩繁,形成规模的人工栽培基地。采用白芨种子在无菌组织培养条件下播种的方法进行了白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白芨种子在该种条件下,可以萌发成苗。但显然该方法对设施设备条件和无菌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成本较高,应用于规模性白芨种菌繁育尚有困难,所以虽各研究单位都取得了实验室成果,却一直未见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仿生态条件下实现白芨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这种新的育苗方法在深入系统的白芨野生生态考查的基础上,按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仿生态技术路线,建立一套高效的、易于推广应用的、利用白芨种子进行规模化育苗的技术体系。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仿生态条件下实现白芨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其白芨种苗生产周期为二年,主要利用白芨种子在接近自然的环境即仿生态条件下,实现白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其步骤包括:白芨人工辅助授粉、白芨种子采收与贮藏、播种条件的营造、播种及播后早期管理、白芨幼苗抚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鹃,未经吴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1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网棚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方法
- 下一篇:马铃薯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