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8313.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满轲;王锡勇;成功;李东伟;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E21D9/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包海燕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掏槽孔 掘进 掏槽 斜孔 直孔 起爆 钻孔 爆破技术 科学布局 雷管 | ||
本发明属于掘进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对一个一级掏槽孔、四个二级掏槽孔和六个三级掏槽孔的位置进行科学布局,对一级掏槽孔采用直孔钻孔,对二级掏槽孔和三级掏槽孔采用斜孔钻孔,起爆时先后起爆二级掏槽孔、一级掏槽孔和三级掏槽孔中放置的雷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掏槽方法掘进进尺小的技术问题,能够获得高掘进进尺,显著加快掘进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掘进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
背景技术
掏槽方法对巷道等爆破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决定了爆破作业的掘进效率。特别是对于中硬岩体的爆破工程,掏槽方法更是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的掏槽方法有利于岩体的爆破成腔,并且易于爆破掌子面的辅助孔及周边孔,达到良好的爆破效果。
现有用于爆破工程的掏槽方法,其爆破自由面少,爆破后的炮孔不能完全起爆,难以取得理想的掘进进尺。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高效的掏槽方法进行破岩、加快掘进速度,是岩体掘进爆破工程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用于爆破工程的掏槽方法,其爆破自由面少,爆破后的炮孔不能完全起爆,难以取得理想的掘进进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从开挖掌子面的顶部及底板,测量中轴线并标识,所述中轴线为一条竖向直线,从开挖掌子面的侧墙中心点向所述中轴线垂直引出一条标识线,标识线与中轴线的交点即为一级掏槽孔的位置;
步骤2
以一级掏槽孔为中心绘制一大、一小两个矩形,小矩形嵌套于大矩形内部,两个矩形的长边均平行于开挖掌子面底板;
二级掏槽孔数量为四个,位于小矩形四个顶点处;
三级掏槽孔数量为六个,其中,四个位于大矩形四个顶点处,其余两个分别位于大矩形两条短边的中点处;
步骤3
一级掏槽孔垂直于开挖掌子面钻孔,即为直孔;一级掏槽孔的纵深方向与开挖掌子面底板方向相平行;
四个二级掏槽孔与开挖掌子面均呈α角钻孔,α为锐角,即二级掏槽孔为斜孔,四个二级掏槽孔的纵深方向与开挖掌子面底板方向相平行;
六个三级掏槽孔与开挖掌子面均呈β角钻孔,β为锐角,且β>α,即三级掏槽孔为斜孔,六个三级掏槽孔的纵深方向与开挖掌子面底板方向相平行;
一个一级掏槽孔、四个二级掏槽孔和六个三级掏槽孔的孔底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互不相交;
步骤4
在四个二级掏槽孔分别放置一段雷管,在一个一级掏槽孔放置二段雷管,在六个三级掏槽孔放置三段雷管;起爆时,首先起爆二级掏槽孔,之后起爆一级掏槽孔,最后起爆三级掏槽孔。
作为优选方案:
步骤2中,二级掏槽孔数量为四个:二级掏槽孔Ⅰ、二级掏槽孔Ⅱ、二级掏槽孔Ⅲ、二级掏槽孔Ⅳ分别位于小矩形的左上顶点处、左下顶点处、右上顶点处、右下顶点处;
步骤2中,三级掏槽孔数量为六个:三级掏槽孔Ⅰ、三级掏槽孔Ⅲ、三级掏槽孔Ⅳ、三级掏槽孔Ⅵ分别位于大矩形的左上顶点处、左下顶点处、右上顶点处、右下顶点处,三级掏槽孔Ⅱ和三级掏槽孔Ⅴ分别位于大矩形的左边中点处和右边中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8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分离开伞机构
- 下一篇:VCR法一次性成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