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序模型中特征的自动工艺划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7492.X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5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宁;夏瑾芬;徐济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开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430076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序 模型 特征 自动 工艺 划线 方法 | ||
1.一种基于工序模型中特征的自动工艺划线方法,步骤包括:
S1:产生工序毛坯模型,所述毛坯模型指:划线工序的上一个工序模型为划线的毛坯模型,其中:
第一道工序的毛坯模型是零件毛坯模型;
后续的工序的毛坯模型,是上一道工序的工序模型;
S2:产生工序模型,所述产生工序模型指:识别加工特征、自动获得加工方法、定位信息及余量;
其特征在于:
S3:接到划线指令,打开需要划线工序的上一个工序模型;
S4:读取工艺余量数据文件;
S5:找出当前需要划线的加工特征在划线工序的余量;
S6:根据当前加工特征的类型分别划线;
S7:将划线相关数据存入文件以便于划线的修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序模型中特征的自动工艺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中加工特征通过当前的特征ID获得特征属性,包括:
包含特征中包含面的个数;
特征中包含面的ID;
特征精度等级;
特征定位点;
特征定位方向;
特征粗糙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序模型中特征的自动工艺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6当前加工特征的类型是平面,所述平面划线实现的算法步骤包括:
S6.1.1:将当前加工特征的原点沿特征加工方向按余量偏移;
S6.1.2:以偏移后的原点与方向创建一个基准面,即截面;
S6.1.3:用户选择面,所述面是1个或者多个面,重选去除;
S6.1.4:对选择的面找邻面;
S6.1.5:将邻面与截面求交,给回交线ID,并用颜色进行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序模型中特征的自动工艺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6当前加工特征的类型是孔,所述孔划线实现的算法步骤包括:
S6.2.1:用指定孔的轴线和指定模型的指定划线面的交点;
S6.2.2:在交点上打一个顶角为90度最大直径为3mm的圆锥孔,并划一个十字线,平行于坐标轴方向;
S6.2.3:以交点为圆心在模型表面划一个圆,圆的直径是指定的孔的直径的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工序模型中特征的自动工艺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6.2.3的模型表面是圆柱,用圆柱面的交线的方法来划线,实现的算法步骤包括:
S6.2.3.1:创建指向打孔方向的基准轴,以提示用户孔的位置;
S6.2.3.2:创建一个基准轴与指定面的交点;
S6.2.3.3:画圆,直径是孔面直径的80%;
S6.2.3.4:画十字线;
S6.2.3.5:作出十字线与圆的交点;
S6.2.3.6:投影到指定面上;
S6.2.3.7:隐藏画线,保留投影线;
S6.2.3.8:投影交点,获取交点投影坐标,做压痕小圆锥切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序模型中特征的自动工艺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6当前加工特征的类型是孔系,所述孔系划线实现的算法步骤包括:
S6.3.1:用孔系工艺特征的原点后退20mm的点作为孔系原点,作出指示作用的箭头,表示孔系的位置;
S6.3.2:孔方向使用孔系方向;
S6.3.3:孔系中的孔划线;
其中:
环形孔系,在孔系的每个孔上做划线,对于圆周均布的孔系,过均布点做圆弧线和放射状直线;
一般孔系,每个孔上划十字线,对每一个子孔循环单独划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工序模型中特征的自动工艺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孔系,按以下步骤划线:
S6.3.3.1:计算环形孔系的圆心及半径:任找两个子孔,做垂直平分线;加入另外的一个子孔,计算三孔共圆的圆心位置,及半径;
S6.3.3.2:由环形孔系的圆心向每个子孔画射线;
S6.3.3.3:画孔系大圆周线;
S6.3.3.4:投影到孔系面上,大圆周线与射线分开投影;
S6.3.3.5:求射线投影与孔系大圆周线的交点;
S6.3.3.6:在每个交点处做压痕小圆锥,小圆锥压痕的方向与打孔方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开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开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74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间框架构造套件和空间框架
- 下一篇:三维虚拟仿真搭建配电线路杆塔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