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冲切系统及冲切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6643.X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8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邬均文;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B29C45/17;B26F1/38;B26D7/06;B26D7/32;B26D7/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系统 流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射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冲切系统及冲切流程。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所有的MIM行业里,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注射件是比较软,并且比较容易碎掉。
因为我们的原料有一定的特殊性,员工在操作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轻拿轻放,否则产品就会变形或破碎,这样严重的浪费人工成本及材料浪费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冲切系统及冲切流程,能够实现自动冲切,产品定位精准,冲切可靠,保证了产品与料杆自动分离,自动分穴,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高,节省了劳动力,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冲切系统,包括:冲切桌以及置于冲切桌上的冲切工作台,冲切工作台上有冲切装置以及与冲切装置配合工作实现自动冲切的机械手,
冲切装置包括冲切机架,冲切机架内安装有冲切工装,冲切机架上方有可驱动冲切工装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气缸,冲切机架底部有冲切底座,冲切底座上有取放产品的取放件治具,
机械手将注射机注射完成后的产品取出,并直接输送至冲切工装,经过对注射产品的对位、放置、下压和冲切,取出注射产品和料杆,并循环冲切下一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冲切桌内部有操控整个冲切系统实现自动冲切的控制电柜,控制电柜与冲切装置和机械手分别实现电性控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可实现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缸与冲切工装的上模底板连接,上模底板安装在冲切机架的四个导柱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缸驱动冲切工装沿着导柱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冲切产品。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冲切底座与冲切工装相互配合设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取放件治具上均布有可顶压产品的软吸盘。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一接料盒,冲切底座下方有落料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冲切系统的冲切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a、对位:产品注射机注射完成后开模,机械手将产品从注射机取出,机械手上行横出,并在机械手的副臂上放置料杆,然后机械手继续横行移动至冲切工装的位置;
b、放置:机械手进入冲切工装将上一模冲切好的产品取出,然后机械手继续前行放置步骤(a)中刚刚从注射机中注射完成取出的产品;
c、吹气:机械手将产品放置在距离冲切工装定位型芯15~23mm的位置,然后采用机械手进行吹气保证产品的精准定位,同时将取出的上一模冲切好的产品放置在接料盒内;
d、下压:机械手进行下压动作,利用取放件治具上的软吸盘压到产品上,做圆弧形下压动作,确保产品完全精准定位;
e、冲切:机械手退出冲切工装并上行,同时给冲切工装发出冲切信号,机械手回到待机位置进行待机,等待下一模待冲切产品,同时冲切工装开始冲切,冲切下来的废料直接落在落料桶里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自动冲切系统及冲切流程实现自动冲切,产品定位精准,冲切可靠,保证了产品与料杆自动分离,自动分穴,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高,节省了劳动力,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冲切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动冲切系统中冲切机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动冲切系统中冲切机架内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动冲切系统中冲切机架中取放件治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0、冲切桌,200、冲切工作台,300、冲切装置,400、冲切机架,401、导柱,500、冲切工装,501、上模底板,600、驱动气缸,700、冲切底座,701、取放件治具,702、软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6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线框架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封装设备的上料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