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宿主种群内各家系对不同微生物敏感性差异互补控制斜纹夜蛾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06458.0 申请日: 2016-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6688731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郭慧芳;宗瑞英;牛洪涛;钟万芳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A01N63/04;A01N63/00;A01P7/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1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宿主 种群 各家 不同 微生物 敏感性 差异 互补 控制 斜纹 夜蛾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宿主种群内各家系对不同微生物敏感性差异互补控制斜纹夜蛾的方法。

二、技术背景

昆虫病原微生物是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及病毒等,一些病原微生物可在自然环境下调节害虫的种群数量。昆虫对病原微生物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受宿主遗传异质性大小的影响。病原微生物在遗传异质性低的宿主种群比遗传异质性高的宿主种群中更易流行,后者对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更为多样化(Elton 1958,Leonard 1969,Hamilton 1987,Sherman et al.1988,Schmid-Hempel 1998)。宿主种群遗传异质性高可减慢病原微生物的流行,但这也受病原微生物株系影响(Boomsma and Ratnieks,1996;Van Baalen and Beekman,2006)。在大型水蚤中,发现病原微生物的流行水平与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病原微生物株系多样性均相关,在所有宿主种群中,病原微生物株系多样性越丰富,其在宿主种群中流行水平越高。在遗传多样性丰富低的宿主种群中,当受多种病原微生物侵染时,较遗传性低的宿主种群,其流行水平更低(Ganz等,2010)。

然而关于病原微生物在昆虫种群中的流行受宿主遗传异质性和寄生物株系多样性影响的研究仅局限于大型水蚤等少数昆虫中,并且也主要关注宿主种群间遗传异质性以及同类寄生物多种株系间差异,对许多农业重大害虫病原微生物流行与宿主种群遗传异质性及不同类别微生物关系等还未有报道,更没有合理利用它们进行害虫控制的有效方法。而当前杀虫微生物在生产上的应用普遍存在控害效果不高的问题,揭示重大农业害虫种群内各家系或种群间与杀虫微生物敏感性差异等关系,不仅能够丰富害虫与杀虫微生物协同进化理论,还可以获得合理有效利用杀虫微生物进行害虫防控的方法,提升害虫生物防治水平。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其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力强,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常暴发成灾,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已发现自然界中斜纹夜蛾可感染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等病毒(任彬元等,2014),也发现其还可以感染莱氏野村菌等真菌(钟万芳等,2015)。比较研究斜纹夜蛾同一种群内不同家系对杀虫真菌莱氏野村菌、杀虫细菌粘质沙雷氏菌以昆虫病毒敏感性,以了解害虫种群内不同家系对微生物敏感性的差异是否一致,可明确害虫与杀虫微生物的协同进化策略,同时也为合理高效利用害虫对不同杀虫微生物敏感性差异提供依据,对于创新和高效利用杀虫微生物防治农业重大害虫至关重要。

三、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提供一种利用宿主种群内各家系对不同微生物敏感性差异互补控制斜纹夜蛾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杀虫微生物的控害效果,提升害虫的生物防治水平。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选用能侵染害虫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不同类微生物,比较分析其对害虫种群内不同家系的致病力,明确各类微生物对害虫不同家系致病力是否存在差异,且差异是否不同,利用宿主种群内各家系对微生物敏感性差异互补,筛选对各家系致病力最高的微生物种类,组合它们控制害虫。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宿主种群内各家系对不同微生物敏感性差异互补控制斜纹夜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莱氏野村菌、粘质沙雷氏菌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各家系敏感性差异的互作来控制斜纹夜蛾,提升害虫生物防治水平。

3、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与当前单种杀虫微生物控制害虫相比,有效地提升了害虫生物防治水平。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供试材料

斜纹夜蛾:斜纹夜蛾A、B和C三个家系为斜纹夜蛾安徽和县种群中通过单对配对所建立,在室内用人工饲料进行继代饲养。饲养条件:温度为27±1℃,光周期14L:10D,虫卵用2%甲醛消毒,幼虫在3龄前群体饲养,3龄后单独饲养。

粘质沙雷氏菌:本实验室内保存,于2012年8月从江苏省南京市田间采集自然感病的褐飞虱中分离。在超净台上用灭菌挑针挑取菌落单一的粘质沙雷氏菌放置无菌水中,并稀释成不同浓度,用移液枪吸取100μl菌液至在LB(胰蛋白胨1%,氯化钠1%,酵母提取物0.5%,琼脂2%)培养基上,采取涂板的方法进行培养。在温度为25±1℃的恒温箱中培养,待48h平板上形成完整典型菌落后,挑取不同单孢菌落中心移至新的LB培养基上进一步分离纯化和扩大培养,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6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