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胚芽复配玉米面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5437.7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坤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7/104;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264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炭 麦芽糊精 小麦胚芽 玉米面粉 复配 板蓝根 罗汉果 乳酸菌 脂肪酶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葡萄糖氧化酶 氢化大豆油 粘度稳定性 面筋网络 食用酒精 小麦麦芽 小麦面粉 蒲公英 玉米 面团 高良姜 重量份 木瓜 包覆 糊化 制备 发酵 感冒 预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胚芽复配玉米面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麦面粉300‑310、玉米120‑130、木瓜10‑11、小麦麦芽30‑33、板蓝根4‑5、蒲公英1‑2、高良姜3‑4、罗汉果2‑3、乳酸菌8‑9、葡萄糖氧化酶0.015‑0.02、脂肪酶0.015‑0.02、竹炭1‑1.2、麦芽糊精0.1‑0.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1‑0.015、食用酒精0.5‑0.6、氢化大豆油0.01‑0.02。本发明添加的玉米经粉碎发酵可改善糊化性质、粘度稳定性,添加酶能增强面筋网络,增加面团强度,且酶采用竹炭作为载体可提高其稳定性,又用麦芽糊精等包覆避免酶从竹炭上脱落,此外本发明可预防感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胚芽复配玉米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肥胖病人越来越多,而面粉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膳食来源,将其开发成保健食品已成必然。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富含粗纤维和微量元素等,因此可将玉米的加工切入到人们的一日三餐中。但将玉米用于面粉加工存在诸多问题,如玉米蛋白水溶性差、面团性质不好、口感粗糙等,因此如何改善玉米面粉的性质,以制备良好的谷物食品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小麦胚芽复配玉米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麦胚芽复配玉米面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麦面粉300-310、玉米120-130、木瓜10-11、小麦麦芽30-33、板蓝根4-5、蒲公英1-2、高良姜3-4、罗汉果2-3、乳酸菌8-9、葡萄糖氧化酶0.015-0.02、脂肪酶0.015-0.02、竹炭1-1.2、麦芽糊精0.1-0.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1-0.015、食用酒精0.5-0.6、氢化大豆油0.01-0.02。
所述的小麦胚芽复配玉米面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板蓝根、蒲公英、高良姜、罗汉果加5-6倍的水文火煎煮40-50分钟,过滤除渣,所得滤液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
(2)将玉米用清水漂洗2遍,沥干水分,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去皮脱胚,所得物料再用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过50目筛,加1.5倍的水搅拌均匀,接入乳酸菌,于40℃下培养15小时,再将所得物料烘干、粉碎;
(3)将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加20倍的水充分搅拌,然后加入竹炭,于30℃、150r/min振荡吸附4小时,过滤,将所得竹炭于25-30℃下干燥24小时;
(4)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食用酒精润湿,然后与麦芽糊精、氢化大豆油混合送入胶体磨磨浆,所得物料用高压喷枪均匀喷涂在步骤(3)所得物料表面;
(5)将木瓜加4-5倍的水打浆,过滤除渣,得木瓜汁;将小麦胚芽于木瓜汁中浸泡30-40分钟后捞出,送入烘箱,烘干后粉碎,所得物料与步骤(1)、(2)、(4)所得物料及剩余物料混合拌匀,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添加了玉米作为主要原料,丰富了面粉的营养,同时,玉米经粉碎发酵,可使淀粉中的蛋白质溶出,改善其糊化性质、粘度稳定性,且添加的葡萄糖氧化酶和脂肪酶能够增强面筋网络,增加面团强度,同时酶采用竹炭作为载体可提高其稳定性,又采用麦芽糊精等进行包覆,可避免酶从竹炭上脱落,此外,本发明中还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具有预防感冒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小麦胚芽复配玉米面粉,由下列重量份(千克)的原料制成:
小麦面粉300、玉米120、木瓜10、小麦麦芽30、板蓝根4、蒲公英1、高良姜3、罗汉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坤,未经张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